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
课程编码:280214085701M3016
英文名称: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张振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和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最新进展,从而为今后开展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前言 6.0学时
第1节 环境影响评价介绍
第2节 环境规划影响评价
第二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12.0学时
第1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与方法
第2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第3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4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方法
第三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0学时
第1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2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第四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6.0学时
第1节 固体废物基本知识与评价方法
第2节 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第五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6.0学时
第1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与方法
第2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法规与技术导则
第六章 实践和考试
第1节 环评实践 3.0学时
第2节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试 1.0学时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张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域管理分会理事等,入选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评审专家库、国家海洋咨询中心海洋环境评价专家库。长期从事海洋贝类分类与系统演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能力建设项目、生态环境部课题等十余项。
冯兴如研究员:在海洋动力灾害和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并被业务部门采用。为我国多个海域海上风电场建设进行了前期观测和相关工程设计参数计算,并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国国电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别获得2020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和2023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目前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一),共主持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以及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