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化工现代研究方法
课程编码:180210085602P2001H
英文名称:Modern Research Methods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王瑞琦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讲授不同的现代测试与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主要用途、适用范围及数据处理等知识内容。涉及的物质研究测试的范围主要有物质的结构、形貌、组成和相变等。
与此相应的物质测试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有:用于物质表面化学组成分析的电子能谱和电子探针等;用于物质结构及相变分析的X射线衍射及电子衍射等;用于物质的形貌与形态观察研究的透射及扫描电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用于物质热现象分析的DTA、DSC、TG和DMTA等;以及用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物质分子结构测试的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激光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材料与化工类工程专业研究生应了解不同种类的物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与化工类需要的各种表征方法及相应的制样、测试技术,并能够综合各种研究手段,针对不同材料、产物和分析目标,设计合理的实验测试方案,进行完整合理的表征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预修课程
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方向基础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2.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绪论
第二章 形貌与形态观察 10.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了解组织形貌分析的发展历程
第2节 光学显微分析
第3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三章 物质结构分析 12.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物相分析的意义及含义
第2节 电磁波及物质波的衍射理论
第3节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第4节 电子衍射及显微分析
第四章 成分和价键分析 12.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减数分裂
第2节 成分和价键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3节 射线光谱分析
第4节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第5节 俄歇电子能谱
第五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测试 6.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分子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2节 分子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第六章 物质的热现象分析 3.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物质的热现象分析
第七章 综合案例分析 3.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综合案例分析
第八章 考试 2.0学时 王瑞琦
第1节 考试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王瑞琦,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固态化学与无机功能材料研究,聚焦于新型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Nano Lett.、Adv.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站中特别资助、科技委项目等;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等荣誉;任中国晶体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