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太阳系行星际环境

课程编码:180083990105P2004H 英文名称:Interplanetary environment of the solar system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钟俊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星际中的常见现象和基本物理过程,以及国内外的行星际探测计划。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建立太阳系行星际环境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对日球层物理和太阳系探测的兴趣。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要求学生具有地球科学或天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导论 8学时 范开
第1节 深空探测与人类文明
第2节 行星科学的发展脉络
第3节 深空探测任务简介(1)
第4节 深空探测任务简介(2)
第二章 太阳与行星际 22学时 闫丽梅
第1节 太阳与行星际环境认知进程
第2节 太阳内部结构
第3节 太阳外层大气
第4节 太阳大气光谱
第5节 太阳磁场与太阳活动
第6节 太阳风与日球层
第7节 日球层大尺度结构
第8节 日球层高能粒子-太阳高能粒子
第9节 日球层高能粒子-银河宇宙射线
第10节 太阳活动特征与预测
第11节 太阳与行星际环境演化
第三章 行星及周边环境 16学时 钟俊
第1节 太阳系早期磁场
第2节 行星磁场(1)
第3节 行星磁场(2)
第4节 核心磁场发电机
第5节 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小行星
第6节 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彗星
第7节 太阳系中的水
第8节 陨石
第四章 行星风 6学时 范开
第1节 太阳风与行星风概论
第2节 地球风
第3节 行星风
第五章 实习
第1节 天文馆实习 2学时 范开
第2节 课堂实习-主题讨论(1) 2学时 闫丽梅
第3节 课堂实习-主题讨论(2) 2学时 范开
第4节 课堂实习-主题讨论(3) 2学时 范开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钟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磁场重联、行星空间环境等研究工作。现为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欧空局BepiColombo卫星项目等离子体探测仪器(MPPE)国际合作科学家(Co-I)。
闫丽梅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极端太阳活动、太阳风径向演化、太阳活动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等。曾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范开,副研究员。目前从事行星空间科学与行星科学史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火星等离子体探测数据的分析解译及火星岩石剩磁对空间环境的影响。在国际期刊和学术会议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发表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