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微生物组学前沿技术与应用

课程编码:180085086001M2018H 英文名称:Microbiomics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王关红等

教学目的要求
系统掌握生物与医药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微生物组绪论 2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人类微生物组的意义
第2节 全生物框架下微生物组研究的思考
第二章 无菌动物技术与进展 3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无菌小鼠技术介绍
第2节 无菌昆虫技术介绍
第3节 无菌动物在微生物组的应用
第三章 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流程 3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扩增子分析流程
第2节 宏基因组分析流程
第3节 微生物组数据的解读
第四章 胞内共生菌介绍 3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Wolbachia介绍
第2节 Buchnera介绍
第3节 其他内共生菌介绍
第五章 微生物组功能挖掘 3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微生物与物种形成
第2节 微生物与行为
第3节 微生物与健康
第六章 微生物组结构组成机制解析 3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非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组的调控
第2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组的调控
第3节 Phylosymbiosis的介绍以及遗传对微生物组的调控
第七章 基于微生物的疾病防控 3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基于细菌的疾病防控
第2节 基于真菌的疾病防控
第3节 基于病毒的疾病防控
第八章 土壤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3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土壤细菌组研究进展
第2节 土壤真菌组研究进展
第3节 土壤病毒组研究进展
第九章 微生物组新实验分析技术 3学时 金坚石
第1节 单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第2节 单细胞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技术
第3节 低微生物量样本检测新技术
第十章 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新方法 3学时 金坚石
第1节 微生物组分析流程新进展
第2节 基于微生物组学数据的功能挖掘新方法
第3节 微生物组数据库
第十一章 植物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3学时 金坚石
第1节 植物细菌组研究进展
第2节 植物真菌组研究进展
第3节 植物病毒组研究进展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与微生物组 3学时 金坚石
第1节 人工智能基础
第2节 人工智能方法
第3节 基于人工智能的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第十三章 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组 3学时 金坚石
第1节 合成生物学基础
第2节 微生物组的人工构建
第3节 微生物组的改造
第十四章 考试 2学时 王关红
第1节 期末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动物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