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集成电路先进光刻与设计工艺协同优化

课程编码:280227085403P3006 英文名称:Optimization of Lithography Process and Mask Design in Integrated Circuit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周吉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面向集成电路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本课程围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先进光刻工艺和设计工艺协同优化技术,讲述与之相关的理论、设备、材料、测量与控制,及其实际产业化应用相关的基础性内容,包括集成电路物理设计的概念与流程、集成电路制造流程与光刻工艺过程、投影式光刻成像原理与模型、光刻机与光刻胶、计算光刻技术、可制造性设计以及设计与工艺联合优化技术等。为了适应当前先进光刻的需求,本课程会重点讲述在14nm及以下节点广泛使用的计算光刻技术、分辨率增强技术以及设计-工艺联合优化技术等。本课程旨在通过先进光刻技术相关理论的教学,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集成电路制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先进光刻技术相关设备与应用的研讨,使学生了解先进光刻技术涉及的各种设备和材料,以及联合优化的概念和思想,使他们能够全面、深刻的理解国际半导体发展现状及我国面临的技术难题,引导学生树立技术自强,技术强国的思想。

预修课程
《物理光学》《半导体工艺与制造工艺》

大纲内容
第一章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与制造流程概述 6学时 刘俊伯
第1节 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
第2节 集成电路的制造流程
第二章 光刻工艺 6学时 刘俊伯
第1节 光刻工艺的评价指标
第2节 光刻工艺研发中各部分的职责与协作
第三章 光刻设备 8学时 周吉
第1节 光刻机及其应用
第2节 匀胶显影机及其应用
第3节 测量设备及其应用
第四章 光刻胶与掩模版 4学时 周吉
第1节 光刻胶及其它光刻材料
第2节 掩模版及其管理
第五章 对准及套刻误差控制 5学时 周吉
第1节 光刻机对准与套刻
第2节 套刻误差修正技术
第六章 光刻成像模型 6学时 刘俊伯
第1节 计算光刻技术概述
第2节 光刻成像理论
第七章 分辨率增强技术 6学时 刘俊伯
第1节 传统分辨率增强技术
第2节 光学邻近效应修正技术
第3节 光源-掩模联合优化技术
第八章 设计工艺联合优化技术 5学时 刘俊伯
第1节 可制造性设计的概念和流程
第2节 设计工艺联合优化的基本流程和概念
第3节 面向标准单元和设计过程的DTCO
第九章 极紫外光刻技术 4学时 刘俊伯
第1节 极紫外光刻技术的特征与极紫外光刻机
第2节 EUV中的计算光刻技术

教材信息
1、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先进光刻理论与应用
计算光刻与版图优化
韦亚一
韦亚一、粟雅娟、董立松、张利斌、陈睿、赵利俊
2023年2月
2021年1月
科学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刘俊伯,博士,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电子装备总体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杰青,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西部之光人才计划,主要从事特种曝光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承担/主研国家重大、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等项目。在上述项目支持下,重点开展光刻光学系统、综合像质原位测试、计算光刻等核心技术研究,发表SCI 期刊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30余项。

周吉,博士,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电子装备总体实验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投影光刻装备相关核心技术研究。承担/主研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区域创新合作项目等项目。依托项目支持,重点开展紫外光刻整机研制、综合像质原位测试以及复杂光刻曝光系统等核心技术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