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高超声速气动布局理论和设计方法

课程编码:180090080103P4002H 英文名称:Theory and Design Method of High-speed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s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研讨课 主讲教师:崔凯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围绕升力体、乘波体、高压捕获翼等几种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形式,重点讲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布局设计理论、应用模式和前沿进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可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际问题判别的能力。 同时,在这一课程中也注意把课程学习和研究所的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到研究所后能立即开展和气动布局设计有关的研究工作。

预修课程
空气动力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概述 2学时 崔凯
第1节 课程背景和基本概念
第2节 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第二章 高超声速气动布局基本知识 2学时 崔凯
第1节 对高超气动布局的理解并研讨
第2节 典型高超声速气动布局及其特点
第三章 升力体布局 2学时 崔凯
第1节 对升力体布局的理解并研讨
第2节 升力体布局设计理论和特点
第四章 乘波体布局(I):原理和设计方法 2学时 崔凯
第1节 对乘波体布局的理解并研讨
第2节 乘波体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第五章 乘波体布局(II):优化设计 2学时 崔凯
第1节 气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第2节 乘波体优化设计
第六章 乘波体气动布局研讨 2学时 崔凯
第1节 乘波体的相关综述进行总结并研讨
第2节 乘波体的相关综述进行总结并研讨
第七章 高压捕获翼(I): 原理 2学时 李广利
第1节 对高压捕获翼的理解并研讨
第2节 高压捕获翼气动布局原理
第八章 高压捕获翼(2): 设计方法 2学时 李广利
第1节 高压捕获翼文献综述并研讨
第2节 高压捕获翼设计方法
第九章 课程总结和讨论
第1节 课程总结 1学时 崔凯
第2节 相关问题讨论 1学时 李广利
第十章 总结汇报
第1节 学生做课程总结汇报 1学时 崔凯
第2节 学生做课程总结汇报 1学时 李广利

参考书
1、 高超声速飞行器概论 冯志高等编著 2016年12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高超声速乘波设计理论 柳军等编著 2020年12月 科学出版社
3、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设计与评估方法 杨云军等编著 2019年11月 中国宇航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崔凯,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气动学会高超专委会委员、气动学会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委会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与优化。
李广利,博士,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主要研究方向: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