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

课程编码:280223090301P3002 英文名称: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唐昊冶等

教学目的要求
土壤与环境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电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电镜分析、同步辐射技术、环境组学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操作方法,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和分析过程,提升学生运用现代科学分析仪器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今土壤与环境相关的各类分析仪器、分析方法的前沿和最新进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1学时 唐昊冶
第1节 绪论: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应用等。
第二章 第二章 前处理技术 2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前处理技术:土壤、水、沉积物、植物、动物等环境与生物样品中污染物的前处理技术。
第三章 第三章 色谱技术 3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色谱技术:色谱法概述、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离子色谱技术等色谱原理与应用。
第四章 第四章 质谱技术 3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质谱技术:质谱分析法概述、无机质谱、有机质谱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质谱联用技术与应用。
第五章 第五章 光谱分析 3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光谱分析:光谱学导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拉曼光谱等原理与应用。
第六章 第六章 同步辐射 2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同步辐射:同步辐射技术的概述、原理与应用。
第七章 第七章 能谱技术 1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能谱技术: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X射线衍射技术(XRD)。
第八章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原理与应用。
第九章 第九章 环境组学技术 2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环境组学技术:环境组学技术的概述、发展与应用。
第十章 第十章 同位素示踪技术 3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同位素示踪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概述,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原理与应用。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电化学分析 3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电化学分析:绪论与电位法、极谱与伏安法、其他电化学方法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电镜分析 3学时 相雷雷
第1节 电镜分析: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参观仪器与实习 6.5学时 唐昊冶
第1节 参观仪器与实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复习与答疑 3学时 唐昊冶
第1节 复习与答疑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考试(开卷) 3.5学时 唐昊冶
第1节 考试(开卷)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唐昊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分析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入选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主要从事大型仪器平台运行管理、土壤检测方法开发与仪器研制,近年来发表文章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合作编写专著3部,制定发布国家标准5项,相关成果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
相雷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申请人长期从事土壤新污染物污染过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质谱成像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等8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分析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The innovation和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等期刊青年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