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海岸带环境与资源总论

课程编码:280214070700P1004 英文名称: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Coastal Zone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韩广轩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面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及一级学科下海洋生态学、海岸带科学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同学结合文献阅读与研讨,了解国内外海岸带研究前沿内容和最新进展、趋势,系统掌握全球变化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响应与反馈机制,海岸带资源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6.0学时
第1节 海岸带概念与战略意义、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第2节 海岸带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第3节 海岸带研究的优势与政策建议
第4节 研讨:海岸带的概念与战略意义(1、2组)
第5节 研讨:海岸带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3、4组)
第6节 研讨:海岸带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5、6、7组)
第二章 海岸带定位观测技术与方法 3.0学时
第1节 长期定位观测方法与应用(1)
第2节 长期定位观测方法与应用(2)
第3节 野外控制试验技术与方法
第三章 海岸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0学时
第1节 海岸带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特征
第2节 海岸带CNSP生源要素循环
第3节 海岸带蓝碳形成机制、增汇技术与潜力评估
第4节 研讨:海岸带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特征(1、2、3组)
第5节 研讨:海岸带CNSP生源要素循环(4、5组)
第6节 研讨:海岸带蓝碳形成机制、增汇技术与潜力评估(6、7组)
第四章 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制 6.0学时
第1节 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1)
第2节 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2)
第3节 海岸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第4节 研讨:海岸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1、2组)
第5节 研讨:海岸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3、4组)
第6节 研讨:海岸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5、6、7组)
第五章 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 3.0学时
第1节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理念
第2节 海岸带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工程示范与生态修复效果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价
第3节 互花米草防治技术、工程示范及资源化利用
第六章 海岸带资源类型与分布 6.0学时
第1节 海岸带动物资源
第2节 海岸带盐生/耐盐植物资源
第3节 海岸带水生植物资源
第4节 海岸带微生物资源
第5节 海岸带水土资源
第6节 研讨:海岸带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七章 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8.0学时
第1节 海岸带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2节 海岸带盐生/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3节 海岸带水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4节 海岸带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5节 海岸带废弃物资源和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6节 研讨:海岸带资源循环与高效利用
第八章 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学时
第1节 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及景观与生态旅游
第2节 研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参考书
1、 海岸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管理 骆永明 2021年 科学出版社
2、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 韩广轩 2022年 科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韩广轩,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滨海湿地生态学,特别是滨海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与生态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等10余项。在Global Change 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Water Research、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10部。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担任国家湿地研究中心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应用生态学报》《湿地科学》《植物生态学报》编委。
王德,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岸带遥感应用、信息集成研究与规划咨询。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年入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来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中,2012-2021任科技处副处长、处长。现任海岸带信息集成与综合管理研究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