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

课程编码:180084085701M3016H 英文名称: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刘文彬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和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最新进展,从而为今后开展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前言 6学时 刘文彬
第1节 环境影响评价介绍
第2节 环境规划影响评价
第二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12学时 刘文彬
第1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与方法
第2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第3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4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方法
第三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学时 陈扬
第1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2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第四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6学时 陈扬
第1节 固体废物基本知识与评价方法
第2节 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第五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6学时 陈扬
第1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与方法
第2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法规与技术导则
第六章 实践和考试
第1节 环评实践 3学时 刘文彬
第2节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试 1学时 陈扬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刘文彬,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优秀技术支持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等奖项。 近年来共发表了包括11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内SCI论文80余篇,文章被SCI引用1003次,单篇最高引用171次。
陈扬,男,1971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公约履约管理及先进技术,涉及低温等离子体、环保功能材料、热处理等技术在国际公约控制污染物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实践。受生态环境部委托,担任多个国际履约项目的国家技术顾问,推进项目的设计、执行或国际评估工作;担任多部委专家库成员,担任多个行业协会/学会专委会核心骨干。近5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3项;主持国际履约、环保公益、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等项目/课题10余项。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及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20余项,主编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项10余项,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个人突出贡献奖、国家环保科技先进个人、省级“双创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