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遥感与应用
课程编码:180201070401P3001H
英文名称:Planetary Remote Sensing and Applications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刘建军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为天文技术与方法、天体物理等专业的研究生系统了解行星遥感探测的基本理论、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并为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专业基础。
预修课程
基础行星科学、普通物理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序言及行星遥感概述 6学时 刘建军
第1节 序言及行星遥感的概念
第2节 行星遥感的发展
第二章 行星遥感基本原理 12学时 刘大卫
第1节 遥感基本概念
第2节 可见光与近红外遥感
第3节 热红外遥感
第4节 微波遥感
第三章 对地观测与行星探测 9学时 刘大卫
第1节 遥感图像处理
第2节 对地观测与行星探测
第3节 行星遥感探测实例
第四章 月球和火星遥感探测与应用 12学时 刘建军
第1节 月球探测之一
第2节 月球探测之二
第3节 火星探测之一
第4节 火星探测之二
第五章 笔试 3学时 刘建军
第1节 考试
参考书
1、
Physical Principles of Remote Sensing
W. G. Rees
2013
Cambridge University
2、
月球科学概论
欧阳自远主编
2005
中国宇航出版社
3、
火星科学概论
欧阳自远等主编
2017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
Introduction to planetary geomorphology
Ronald Greeley
2013
Cambridge University
课程教师信息
刘建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师,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工程)副总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刘大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深空探测任务遥感数据处理解译及地外样品分析工作。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Astronom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曾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