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实测天文基础

课程编码:1802010704Z1M3001H 英文名称:Fundamnetal Observational Astrophysics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葛亮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将天文观测理论方法与观测设备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将以光学望远镜为示范,系统性地讲解天体物理观测使用的基本观测设备、观测方法等,提高天文研究人员的实测基础, 是一门讲解“专业的星空正确打开方式”的课程。

预修课程
基础天文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引言 葛亮
第1节 1.1实测天体物理学的概念 0.5学时
第2节 1.2天体信息的来源 0.5学时
第3节 1.3得到天体信息的过程 0.5学时
第4节 1.4地球大气对天文观测的影响 0.5学时
第二章 时空参考架 葛亮
第1节 2.1 天球和天球坐标系 1.0学时
第2节 2.2 时间系统 1.0学时
第3节 2.3 坐标系转换 1.0学时
第4节 2.4 常用星表介绍 1.0学时
第三章 光学望远镜技术基础 葛亮
第1节 3.1 引言 1.0学时
第2节 3.2 光学望远镜分类 1.0学时
第3节 3.3 望远镜机架结构 1.0学时
第4节 3.4 探测器基础 1.0学时
第5节 3.5 天文圆顶 1.0学时
第6节 3.6 观测软件概述 1.0学时
第7节 3.7 天文台选址及天文台介绍 1.0学时
第8节 3.8 光学望远镜的新进展 1.0学时
第四章 天体光度测量 葛亮
第1节 4.1引言 1.0学时
第2节 4.2测光介绍 1.0学时
第3节 4.3常见测光系统介绍 1.0学时
第五章 天体光谱测量 葛亮
第1节 5.1引言 1.0学时
第2节 5.2分光仪器 1.0学时
第3节 5.3常用光谱仪介绍 1.0学时
第六章 多波段天文学概述 葛亮
第1节 多波段天文学概述 1.0学时

参考书
1、 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 程景全 2020 南京大学出版社
2、 天体物理方法 杨大卫 2009 科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分别于2009年、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天文技术与方法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至今,现任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兴隆观测基地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望远镜控制技术的研究,主持规划并建立了兴隆观测基地望远镜的通用控制平台,成功实现7台望远镜的集中控制。本人负责兴隆基地司天原型机(1米望远镜,3台30厘米望远镜)的集成建设工作,研制的望远镜控制软件已推广至乌兹别克斯坦MAO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山站、长春人卫站等多个天文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