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科学导论
课程编码:180201070401P2005H
英文名称:Fundamental Planetary Sciences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郭建恒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试图从以下几个视角介绍行星科学的基本研究范畴、方法和进展。具体包括1)行星系统动力学及行星的形成与演化; 2)太阳系中的小天体;2)行星物质和内部结构;4)行星地质学;5)行星大气的结构、辐射和逃逸。每个专题均涉及到行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行星科学和天文学专业研究生从事行星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行星动力系统、小天体等的基本特性,行星内部结构、构造和行星大气等的基本物理特性和研究方法。
预修课程
普通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
大纲内容
第一章 行星系统动力学及行星的形成与演化 15学时 周礼勇
第1节 太阳系行星观测事实、行星的轨道特征
第2节 轨道动力学与太阳系外行星系统
第3节 限制性三体问题与特洛伊小天体
第4节 小天体动力学
第5节 行星系统的形成及演化
第二章 太阳系中的小天体 9学时 刘尚飞
第1节 小行星
第2节 彗星
第3节 其他小天体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
第三章 行星物质与内部结构 9学时 刘尚飞
第1节 地外物质及其来源
第2节 行星化学
第3节 行星内部结构
第四章 行星地质学 9学时 郭建恒
第1节 引言
第2节 行星表面的火山活动
第3节 撞击过程及撞击坑研究
第4节 行星表面的构造作用
第五章 行星大气 15学时 郭建恒
第1节 行星大气的起源和演化
第2节 行星大气的基本结构
第3节 行星大气的基本物理和化学过程
第4节 行星大气的温度结构和辐射现象
第5节 行星大气的逃逸
第六章 总复习 3学时 郭建恒
第1节 总复习
参考书
1、
Planetary Sciences, 2nd Edition
Imke de Pater & Jack J. Lissauer
201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An introduction to planetary atmosphere
Agustin Sanchez-Lavega
2011
CRC press
3、
行星地质学
肖龙
2013
地质出版社
4、
Cosmochemistry
Harry Y. McSween Jr and Gary R. Huss
201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课程教师信息
建恒,云南大学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系外行星高层大气的流体、磁流体动力学、行星可宜居性、恒星星风的流体辐射过程和恒星振动等。在ApJ和 A&A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周礼勇,男,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学士、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曾先后在芬兰图尔库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机构做博士后学者及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系天体动力学、行星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天体力学,在MNRAS等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刘尚飞,男, 200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2013 – 2015)和美国莱斯大学(2015 – 2018)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通过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