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代谢工程前沿研讨课

课程编码:180085071007M4001H 英文名称:Frontiers in Metabolic Engineering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研讨课 主讲教师:胡赞民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代谢工程前沿研讨课,主要讲述(研讨)代谢工程领域前沿研究进展,包括代谢工程领域前沿理论研究、技术和应用。通过该课程增加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代谢理论研究如何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设计和研发新产品。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基础。

预修课程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导论 3学时 王为善
第1节 前言
第2节 代谢工程研究新技术
第二章 代谢通量分析及控制 3学时 王为善
第1节 代谢通量分析基本理论、最新进展及应用实例分析
第2节 代谢控制分析基本理论、最新进展及应用实例分析1.5
第三章 代谢工程元件发掘与利用 3学时 王为善
第1节 代谢工程元件发掘策略与方法
第2节 代谢工程元件利用
第四章 脂代谢工程 3学时 胡赞民
第1节 脂代谢工程基本理论
第2节 脂代谢工程最新进展
第3节 脂代谢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第五章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基本理论 3学时 胡赞民
第1节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基本理论
第2节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最新进展
第3节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第六章 抗菌肽代谢工程 3学时 张有君
第1节 抗菌肽代谢工程基本理论
第2节 抗菌肽代谢工程最新进展
第3节 抗菌肽代谢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参考书
1、 Metabolic Pathway Engineering Michael E. Himmel, Yannick J. Bomble 2020年 Humana Press

课程教师信息
胡赞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油菜产量及品质改良;利用小球藻及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多肽和脂肽等代谢产物的基础及应用研究。电话/传真:010-64807626 E-mail: zmhu@genetics.ac.cn;王为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微生物元件资源发掘与生物工程研究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聚焦微生物系统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研究。首先,系统认知微生物代谢、调控网络,发掘有用的元、器件;然后,利用这些认知基础,建立高产菌株工程改造、定向进化及高效筛选的新策略,进行需求导向的工业菌株开发,从而实现从“致知”到“致用”的研究。电话/传真:010-64806948 E-mail: wangws@im.ac.cn 张有君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种子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6年获德国马普植物分子生理研究所博士学位,于2017-2023年在该研究所及保加利亚分子系统中心担任课题组长。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及国家育种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支持。团队研究成果持续发表于Nature metabolism、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itons、Molecular Plant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88篇。已于2025年6月18日获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学院教学分子设计育种课程21学时。e-mail: yjzhang@genetics.ac.cn,电话:1326107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