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光学天文测光技术与应用
课程编码:180201070401P0001H
英文名称:High Precision Optical Astronomical Photometr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高级强化课
主讲教师:武振宇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首先对光学天文测光观测系统进行系统地介绍,并对影响测光观测精度的各个主要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详细地分析讲解,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提高测光观测精度的主要方法。课程选取了系外行星和密集星场两个主要测光观测领域,详细介绍了高精度测光方法的原理在这两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本课程则对目前在天文测光领域普遍使用的软件系统进行了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影响光学测光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对高精度测光前沿技术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有深入的认识。本课程需要学生具有基本的天文观测基础知识,并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撰写课程论文。
预修课程
高等天文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光学天文测光观测基础知识 武振宇
第1节 光学天文测光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主要研究领域 1.0学时
第2节 地球大气对测光精度的影响 1.0学时
第3节 望远镜光学系统的选择及对高精度测光的影响 1.0学时
第4节 探测器的发展及在高精度测光中的影响 1.0学时
第二章 高精度天文测光观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应用领域 武振宇
第1节 优良光学天文台址的选择 1.0学时
第2节 空间望远镜测光技术 2.0学时
第3节 较差测光方法及应用 1.0学时
第4节 幸运成像技术介绍 1.0学时
第5节 自适应光学测光系统 3.0学时
第三章 系外行星测光观测技术及应用 武振宇
第1节 系外行星探测技术介绍 1.0学时
第2节 散焦法及光束整形漫射法在系外行星探测中的应用 2.0学时
第3节 系外行星的直接成像测光观测 1.0学时
第四章 密集星场测光技术及应用 武振宇
第1节 密集星场测光技术及应用 2.0学时
第五章 光学天文测光软件介绍 武振宇
第1节 光学天文测光软件介绍 2.0学时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2018年任职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站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银河系疏散星团的多色测光、星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演化、疏散星团与银河系结构、年轻星团内的太阳系外行星搜索等领域。在相关领域共发表论文120余篇,引文11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