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课程编码:B2511001H 英文名称:Discrete Mathematics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主讲教师:吴凌云
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学科,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课程主要讲授离散数学中的主要基础知识,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算法、数论、组合数学和图论等。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第1章 基础:逻辑和证明
1.1 命题逻辑
1.2 命题逻辑的应用
1.3 命题等价式
1.4 谓词和量词
1.5 嵌套量词
1.6 推理规则
1.7 证明导论
1.8 证明的方法和策略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命题和逻辑运算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使用逻辑运算符描述复合命题,了解命题逻辑的应用;理解命题公式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常见的逻辑恒等式;理解命题等价性、范式(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定义,熟练掌握范式之间的相互转换;理解命题公式的可满足性问题,了解可满足性问题解决方法与相关应用;理解谓词、量词的概念,熟练掌握使用谓词、量词的方法;理解量词的嵌套,掌握自然语言与逻辑表达式之间的相互翻译;理解命题逻辑推演系统,熟练掌握运用推理规则证明一般命题公式;理解定理的概念和常见定理证明方法,熟练掌握运用直接证明、反证法、枚举证明等方法证明一般定理;理解并掌握常见证明技巧和策略;理解存在性证明和唯一性证明的概念。
第2章 基本结构:集合、函数、序列、求和与矩阵
2.1 集合
2.2 集合运算
2.3 函数
2.4 序列与求和
2.5 集合的基数
2.6 矩阵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熟练掌握集合运算;理解函数的定义,以及单射、满射、双射的定义,熟练掌握双射函数证明方法;理解逆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函数求逆和复合运算;理解序列的定义,了解常见的特殊序列及其性质;理解集合基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可数集与不可数集的证明方法。
第3章 算法基础
3.1 算法
3.2 函数的增长
3.3 算法的复杂度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算法的定义,熟练掌握常见的搜索算法、排序算法、贪心算法等;理解停机问题的定义,掌握其证明方法;理解函数增长趋势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使用大O表示法、大Omega和Theta表示法描述函数;理解算法复杂度的定义,熟练掌握常见算法的复杂度计算。
第4章 数论基础
4.1 整除性和模算术
4.2 整数表示和算法
4.3 素数和最大公约数
4.4 求解同余方程
4.5 同余的应用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整除性的定义和表示,了解整数整除性的一些基本性质,熟练掌握整除算法的表示;理解模算术、同余的定义和表示,熟练掌握同余的性质和相关应用;理解模m算术的定义和表示,熟练掌握模m算术的相关性质;理解有关进制的定义,熟练掌握整数的各种进制表示和各种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熟练掌握不同进制下的整数运算的加法算法和乘法算法;理解模指数运算的定义,熟练掌握模指数运算的算法;理解素数的定义、算术基本定理的意义及作用;掌握证明素数的方法,掌握求解素因子分解式的方法以及分解的唯一性原理;理解 Eratosthenes筛法造素数表的原理,了解一些特殊素数以及相关的重要猜想和开放问题;理解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两两互素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并能应用欧几里得算法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理解线性同余方程的定义,掌握求解线性同余方程的方法,理解中国剩余定理的意义及作用;掌握大整数做算术运算的方法;理解并掌握费马小定理及相关应用;理解模素数的原根和离散对数的定义以及表示。
第5章 归纳与递归
5.1 数学归纳法
5.2 强归纳法与良序性
5.3 递归定义与结构归纳法
5.4 递归算法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定义,熟练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原理和技巧;理解强归纳法的定义、原理和证明方法;熟练掌握良序性的定义和公理;理解有关递归、迭代的定义,熟练掌握结构归纳法;理解拉梅定理及其证明方法;了解广义归纳法;理解递归和迭代算法的定义,掌握求解一些问题的递归和迭代算法设计。
第6章 计数
6.1 计数基础
6.2 鸽巢原理
6.3 排列与组合
6.4 二项式系数与恒等式
6.5 排列与组合的推广
6.6 生成排列与组合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计数原则(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并能够应用求解较为复杂的计数问题;理解并掌握鸽巢原理和广义鸽巢原理及其应用;理解在无重复和有重复元素情形下的排列与组合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的排列与组合的计数公式及其应用;掌握二项式定理,掌握一些特殊组合恒等式的证明;掌握一些生成排列与组合的算法。
第7章 高级计数技术
7.1 递推关系的应用
7.2 求解递推关系
7.3 分而治之算法与递推关系
7.4 生成函数
7.5 容斥原理
7.6 容斥原理的应用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递推关系的定义,掌握利用递推关系构造模型;理解普通生成函数、指数型生成函数的定义;掌握广义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熟练掌握求解常系数线性齐次递推关系的特征根方法、生成函数法;熟练掌握求解常系数线性非齐次递推关系的特殊方法;理解分治递推关系及相关应用;了解一些特殊的计数序列;熟练掌握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第8章 关系
8.1 关系及其性质
8.2 n元关系及其应用
8.3 关系的表示
8.4 关系的闭包
8.5 等价关系
8.6 偏序关系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关系的定义,理解并掌握关系的性质和组合(运算),熟练掌握关系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关系的闭包及相关性质;理解等价关系、等价类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等价类划分的方法;理解偏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偏序的哈斯图表示,掌握判定偏序的方法;理解与偏序相关的若干概念,如: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最大上界、最小下界等;理解格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拓扑排序的算法。
第9章 图论基础
9.1 图和图模型
9.2 图的术语和特殊的图
9.3 图的表示和图的同构
9.4 图的连通性
9.5 欧拉路径与哈密顿路径
9.6 最短路问题
9.7 平面图
9.8 图染色问题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图的定义和表示,了解常用的图模型和分类,熟练掌握图的常用表示;理解图同构的定义,了解相关问题和应用;理解图的连通性,了解相关问题和应用;理解欧拉通路、欧拉回路,熟练掌握欧拉通路和欧拉回路的充要条件和算法;理解中国邮递员问题及其意义;理解哈密顿通路与哈密顿回路,了解旅行商问题及其应用;理解最短路问题,熟练掌握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理解平面图的定义,熟练掌握使用欧拉公式,熟练掌握证明平面图的方法;理解图着色的定义,了解相关问题和应用。
第10章 树
10.1 树的概述
10.2 树的应用
10.3 树的遍历
10.4 生成树
10.5 最小生成树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树的定义,熟练掌握树的性质;理解二叉搜索树、决策树、博弈树,熟练掌握应用决策树证明问题复杂度下界,熟练掌握哈夫曼编码;熟练掌握树的三种遍历方法;理解生成树的定义,了解深度优先搜索和宽度优先搜索,熟练掌握最小生成树的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章节/学时分配 | 讲课 | 习题课 | 实验课 | 上机课 | 讨论课 | 其它 |
第1章 | 8 |
|
|
|
|
|
第2章 | 4 |
|
|
|
|
|
第3章 | 4 |
|
|
|
|
|
第4章 | 6 | 2 |
|
|
|
|
第5章 | 4 |
|
|
|
|
|
第6章 | 6 |
|
|
|
|
|
第7章 | 6 |
|
|
|
|
|
第8章 | 6 |
|
|
|
|
|
第9章 | 8 | 2 |
|
|
|
|
第10章 | 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