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走进生态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程编码:B0813002Y 英文名称:Approaching Ecology:Harmony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课时:16 学分:1.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欧阳志云等

中文介绍
本课程属普适性的科学素养课,也是生态环境相关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该课程重点讲授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并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学研究前沿,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生态文明理念、进展与挑战、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理念与自然保护意识,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并倡导学生应用生态学知识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英文介绍
This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ecology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broadly interested i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he objective is to introduce some core and fundamental ideas and theories of ecology, along with practical example of how such ideas and theories can be applied in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pecifically, the course will introduce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key topics includ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e concepts, 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urban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etc. The course aims to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romote ecological thinking, and therefore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a scientific manner.

教学目的要求
该课程是专业课程,是生态环境相关领域中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希望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及趋势,掌握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及规律,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 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和生态优先意识,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和重要性,能够从多角度深入认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掌握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分析和解决当前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堂提问、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反思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使其学会独立思考,能够创新性地解决生态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技能,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倾听、有效表达。

预修课程

主要内容

第1章 生态学基础知识(一)(了解)

了解生态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及其学科分支。

重点:生态学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分支学科。

难点: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特点。

第2章 生态学基础知识(二)(了解)

了解生理生态、种群生态与群落生态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重点:生态因子的类型与特征;种群的空间分布与数量动态;群落的基本特征及种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种群调节理论;群落演替。

第3章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理解)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定义、类型和量化方法。

重点: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组成要素;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

难点:生态系统能流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对人类福祉的贡献。

第4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解)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与战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内涵,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与重点领域。

难点: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与主要途径。

第5章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理解)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理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以及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理解生态保护和修复基本原理及国家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

重点:生物多样性基本概念与特征;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我国生物多样性格局与自然地保护体系。

第6章 全球气候变化(了解)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和危害,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了解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和措施。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关系。

难点:人类社会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7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理解)

理解城市生态系统定义及其理论,了解生态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效应,了解生态城市建设案例。

重点: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概念;城市生态系统格局演变。

难点:城市化进程及其生态后果。

第8章 课程总结与展望

小组汇报,包括对于生态学的认知与感悟、对某一典型生态问题的理解、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等。

课时分配

章节/学时分配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它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课程思政
该课程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课程结合生态学基础知识,深入探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贯穿始终。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时,通过讲解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方法与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在讨论城市生态学时,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经验,激发学生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思考。此外,通过布置学生选取典型生态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担当意识。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内化为个人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教材
1. 生态学(第四版),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ISBN:9787040595628.
2. 基础生态学(第四版),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ISBN:9787040582574.

参考文献
1. 中国生态学学科40年发展回顾,中国生态学学会,科学出版社,2020. ISBN:9787030628244.
2. Ecology: A Bridge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Eugene P. Odum, Sinauer Associates Inc., 1997. ISBN: 9780878936304.
3. Elements of Ecology (9th Edition), Thomas Smith & Robert Smith, Pearson, 2014. ISBN: 9780321934185.

课程教师信息
欧阳志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周伟奇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其它说明
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读书报告
2.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70%,读书报告成绩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