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笔译(英中)
课程编码:180089055102M2006H
英文名称: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课时:36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彭宇
教学目的要求
“基础笔译”(英汉)是为一年级MTI硕士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时间为一学期。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使学员熟悉英汉笔译的过程,形成正确的翻译理念,获得或提高从事英汉笔头翻译的实际能力。?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3.0学时 彭宇
第1节 翻译基本问题的提出
第2节 直译还是意译
第3节 功能对等还是形式对应
第4节 重原文形式还是重原文内容
第5节 靠近源语还是靠近译语
第6节 以原作者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
第7节 原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译者翻译的目的
第二章 从语言文化对比角度看翻译 3.0学时 彭宇
第1节 语言文化对比的层次
第2节 语音和书写系统的对比
第3节 英汉语义对比
第4节 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
第5节 话语和篇章结构的对比
第6节 语言外因素的对比
第三章 文化与翻译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人类最基本冲动的相通性
第2节 人类较高层次冲动的差异
第3节 商业和和高科技环境中的语言特点
第4节 各种比喻或形象语言的译法
第四章 翻译的过程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描述翻译过程的不同模式
第2节 分析理解原文
第3节 头脑中图像的形成
第4节 译入语表达
第五章 翻译的基本技巧(上)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翻译技巧概述
第2节 解包袱法
第3节 词性转换法
第4节 增减重复法
第5节 反面着笔法
第六章 翻译的基本技巧(下)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分合移位法
第2节 定语从句的译法
第3节 状语从句的译法
第4节 被动语态的译法
第5节 对“词性转换”的新认识
第七章 翻译单位 3.0学时 彭宇
第1节 翻译单位概述
第2节 音位
第3节 词素
第4节 词
第5节 词组
第6节 句子
第7节 话语或语篇
第8节 灵活运用翻译单位这一概念
第八章 套语的翻译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套语是文化的结晶
第2节 科技套语和文化套语的差异
第3节 文化套语的翻译
第九章 语言前景概念在翻译中的应用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语言前景或突显
第2节 前景概念在翻译上的应用
第3节 一些前景(突显)的实例
第十章 翻译中的西化表达法 3.0学时 彭宇
第1节 西化译法概述
第2节 从读者可接受性角度看西化译法
第3节 从语篇价值角度看西化译法
第4节 从文化符号角度看西化译法
第5节 从历时文化角度看西化译法
第6节 从社会文化运动看西化译法
第7节 人类未来可能的语言格局
第十一章 全球化和语言标准化语篇的翻译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中国文化已不能忽视全球化
第2节 标准化语篇的一些语言特点
第3节 标准化语言溢出原有生存空间
第4节 标准化语篇翻译中的一些问题
第十二章 翻译前的语篇分析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语篇评价性的强弱
第2节 语篇与文化的紧密程度
第3节 语域因素
第十三章 翻译的理解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影响原文理解的语内因素
第2节 影响原文理解的语外因素 (非文化因素)
第十四章 翻译的表达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语序
第2节 被动结构与主语选择
第3节 句子的分与合
第4节 补偿手段
第十五章 翻译的矛盾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翻译的矛盾
第十六章 期末考试 2.0学时 彭宇
第1节 期末考试
教材信息
1、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三版)
叶子南
2013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Baker, Mona.
2018年
London & NY: Routledge.
课程教师信息
彭宇,女,生于江西省吉安地区,1989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大学毕业后,江西高校执教。2002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英语课程。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曼彻斯特大学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