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
课程编码:180083070903P2006H
英文名称:Historical Geology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王元青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地质学科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面向地质学各专业研究生。地史学,又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圈层形成演化历史的科学。以地质年代为主线串连起包括生物演化历史、地层发育历史、构造发育历史、环境变化历史等地球发展历史的方方面面,是地质学、矿产资源等各个专业课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设置目标是使学习者系统掌握地史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对各地质历史时期的板块格局、生物界总体面貌、地层划分系统、环境变化、沉积古地理、重要矿产资源等诸方面有宏观的、基本的认识,启发和帮助学生从地球系统学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为从事地质学和资源环境各个分支学科的深入研究建立良好的背景知识基础。
预修课程
无,有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地质系等相关学科基础者更佳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9学时 王元青
第1节 地史学课程大纲介绍和课程目标
第2节 地球系统介绍
第3节 地球历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介绍
第4节 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论基本概念
第5节 生物演替率与地质年代划分原理
第6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介绍
第7节 地质年代表和国际年代地层表
第8节 同位素年代学介绍
第9节 沉积相与古环境分析
第10节 构造运动与全球古地理重建基本原理
第二章 前寒武纪地史 9学时 吴亚生
第1节 前寒武纪地球历史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第2节 冥古宙地球历史
第3节 太古宙岩石圈、大气圈与水圈
第4节 古元古代板块演化、大气圈演化
第5节 古元古代古海洋、生物面貌、主要地层记录
第6节 中元古代板块演化、古海洋、生物面貌和典型化石群
第7节 新元古代板块构造和全球环境
第8节 新元古代生物圈面貌和典型生物群
第9节 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典型地层剖面
第三章 古生代地史 12学时 吴亚生
第1节 寒武纪的板块构造、古环境
第2节 寒武纪生物圈、生物大爆发事件、著名生物群
第3节 寒武纪的地层划分、沉积格局、矿产
第4节 奥陶纪的板块构造和古环境
第5节 奥陶纪的生物圈、地层划分、沉积格局、矿产
第6节 志留纪的板块构造、古环境
第7节 志留纪地层划分、沉积格局、矿产
第8节 泥盆纪的板块构造、古环境、生物圈
第9节 泥盆纪的沉积格局、矿产;石炭纪的板块构造、古环境
第10节 石炭纪的生物圈、沉积格局、矿产
第11节 二叠纪生物圈、生物大灭绝事件
第12节 二叠纪的地层划分、沉积格局、矿产
第四章 中生代地史 6学时 王元青
第1节 中生代概述
第2节 中生代构造发育史
第3节 中生代的生物界
第4节 中生代的古地理与古气候
第5节 中国中生代地史——三叠纪
第6节 中国中生代地史——侏罗纪
第7节 中国中生代地史——白垩纪
第8节 中国中生代矿产资源
第五章 新生代地史 6学时 王元青
第1节 新生代概述
第2节 新生代构造发育史
第3节 新生代的生物界
第4节 新生代的古地理与古气候
第5节 中国新生代地史——古近纪和新近纪(第三纪)
第6节 中国中国新生代地史——第四纪
第7节 中国新生代矿产资源
第六章 实习 6学时 王元青
第1节 考察下苇甸一带地质剖面
第七章 考试 2学时 王元青
第1节 考试
教材信息
1、
地史学教程(第三版)
刘本培、全秋琦
2006年7月
地质出版社
参考书
1、
地史学简明教程
陈建强 王训练
2018年
地质出版社
2、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第三版)
杜远生 童金南
2022年10月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
Earth System History (Fourth Edition)
Steven M. Stanley & John A. Luczaj
2015年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4、
The Earth through Time (Tenth Edition)
Harold Levin
2013年
John Wiley & Sons
5、
Historical Geology: Evolution of Earth and Life Through Time
Reed Wicander & James S. Monroe
2010年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6、
中国地层表(2014)说明书
全国地层委员会
2018年3月
地质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王元青简历:
1983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及地层学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1993-1996),研究员(1997-),古哺乳动物研究室主任(1995-1999),副所长(1999-2003),学位委员会主任(2004-2012),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3-)
社会任职:
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2000-);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客座研究员(2007-);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论文评议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早期((中生代-古近纪)哺乳动物、古近纪地层学及相关研究,发表论文130余篇,合作主编专著3部。
吴亚生简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JOP》、《微体古生物学报》编委,中国古生物学会《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奖》获得者。主要从事碳酸盐岩古生物、生物礁与微生物盐岩、古代全球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研究。在碳酸盐岩古生物、生物礁、微生物岩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