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地磁学实验

课程编码:180083070801P5002H 英文名称:Geomagnetism Experiments 课时:30 学分:1.00 课程属性:实验课 主讲教师:刘平等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现场演示和测试(包括偶极子磁场形态解析,岩石磁性测试,磁法勘探操作过程),让学生理解现代地磁场及古代地磁场特征及其应用。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原始的发电机,了解地磁场的产生机制。使学生熟练操作地磁学的一些相关仪器,并学会数据处理及分析的目标。

预修课程
古地磁学:基础与应用,地球电磁现象物理学,普通地质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地磁场基本特征介绍及各种仪器的原理介绍 3学时 秦华峰
第1节 地磁场基本特征介绍
第2节 仪器原理介绍
第二章 磁通门磁力仪和偶极子测量实验 3学时 刘双迟
第1节 介绍磁通门原理
第2节 偶极子测量
第三章 磁屏蔽原理和实验 3学时 刘双迟
第1节 磁屏蔽原理介绍
第2节 测量屏蔽筒各种参数
第四章 古地磁实验室主要仪器测量介绍 3学时 刘双迟
第1节 古地磁实验所用仪器原理介绍
第五章 样品充退磁设备原理及实验 3学时 秦华峰
第1节 充退磁设备原理介绍
第2节 脉冲磁场测试
第六章 地磁发电机原理和磁反馈补偿实验 3学时 秦华峰
第1节 地磁发电机原理介绍
第2节 反馈电路实验
第七章 磁法勘探模拟实验和数据解释 3学时 秦华峰
第1节 磁法勘探原理介绍
第2节 模拟实验及数据分析
第八章 磁化率及磁化率各向异性测试 3学时 刘平
第1节 磁化率各仪器介绍
第2节 磁化率及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
第九章 野外样品采集 3学时 刘平
第1节 野外古地磁样品采集
第2节 野外仪器设备介绍及样品切割
第十章 古地磁数据分析 3学时 刘平
第1节 实际退磁测试数据分析
第2节 IRM数据分析

参考书
1、

课程教师信息
刘平,博士,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排序):
2005.09-2008.0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2.09-2004.07 挪威卑尔根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1.09-2005.07 太原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7.09-2001.07 太原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2017.11-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 副教授
2011.08-2017.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讲师
2015.08-2016.08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08.09-2011.0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从事陆相沉积盆地河湖相沉积物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环境磁学研究,在陆相沉积物的磁性地层学定年及环境磁学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自博士后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泥河湾盆地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及环境磁学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各一项,发表国内国际著名刊物学术论文十余篇。
秦华峰: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排序):
2003/09–2008/0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
1999/09–2003/07,吉林大学,固体地球物理系,学士

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2012/01–现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8/07–2012/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从事古地磁学研究和实验室技术开发。自主负责研制高性能低磁感热退磁炉,性能指标超越国外进口商业热退磁炉,该热退磁炉已用于古地磁领域实验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支持发表数篇国际SCI。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下属课题“磁检测标定仪研制”,主持建设大型高精度零磁屋,结合静态磁屏蔽和主动磁屏蔽技术,并创新性的对屏蔽屋实行整体交变退磁,很好的提升了屏蔽室性能。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等项目,发表SCI论文数十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 刘双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1.9-2015.6,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动力学, 博士
2007.9-2009.7, 天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
2003.9-2007.7, 天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6.12-至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区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2011.12-2016.1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科技支撑系统, 工程师
2009.7-2011.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科技支撑系统, 助理工程师

主要负责实验室仪器的维护,升级与开发,对于地球物理磁测量仪器,自动控制技术有较多研究经验。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台可测长岩芯自动化磁化率仪,连续温度剩磁测量系统等仪器。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2016年天津市发明专利金奖,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承担过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岩石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课题项目、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子课题各一项,致力于推动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科学研究与仪器研发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