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理学
课程编码:180083070800P1012H
英文名称:Rock Physics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马胜利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地球科学学科研究生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讲述岩石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实验结果及典型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的弹性、岩石中波的传播、岩石的输运特性、岩石电磁性质和热学性质、岩石的脆性破裂、岩石的摩擦以及断层力学等。本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必要的实验室现场教学,使研究生能够掌握岩石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实验方法。
预修课程
连续介质力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学时 马胜利
第1节 绪论
第二章 岩石的弹性 8学时 马麦宁
第1节 岩石的弹性
第三章 岩石中波的传播 6学时 杨晓松
第1节 岩石中波的传播
第四章 岩石的输运性质 6学时 杨晓松
第1节 岩石的输运性质
第五章 实验一 岩石弹性波速的测量 3学时 杨晓松
第1节 实验一 岩石弹性波速的测量
第六章 实验二 岩石渗透率的测量 3学时 杨晓松
第1节 实验二 岩石渗透率的测量
第七章 岩石的电学、磁学与热学性质 6学时 马麦宁
第1节 岩石的电学、磁学与热学性质
第八章 岩石的脆性破裂 6学时 马胜利
第1节 岩石的脆性破裂
第九章 岩石的摩擦 6学时 马胜利
第1节 岩石的摩擦
第十章 实验三 岩石变形与破裂实验 3学时 马胜利
第1节 实验三 岩石变形与破裂实验
第十一章 实验四 岩石摩擦实验 3学时 马胜利
第1节 实验四 岩石摩擦实验
第十二章 断层力学 6学时 马胜利
第1节 断层力学
第十三章 考试 3学时 马麦宁
第1节 考试
参考书
1、
岩石物理学
陈颙,黄庭芳,刘恩儒
2009年8月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
The Mechanics of Earthquakes and Faulting
Christopher H. Scholz
2019年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课程教师信息
马胜利,1960年出生,理学博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构造物理与地震机制研究工作,在高温高压及流体作用下断层摩擦性状与变形机制、断层摩擦非均匀性和几何结构对失稳成核的影响、应力扰动对断层滑动失稳的影响、断层同震滑动力学性状与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主持“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研究课题十余项,围绕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50多篇(本),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杨晓松,195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12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0年7月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2000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1982年2月至2000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任教,2000-2002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工作。主要以高温高压岩石学实验设备和岩石物理性质测量系统为研究手段, 从事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岩石物理性质、造山带动力学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德国Potsdam国家地球科学中心国际合作基金项目和课题以及中国地震局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马麦宁,1972年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99年7月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动力与大地构造物理学专业,2002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7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矿物物性实验和计算研究,利用同步辐射和红外等微区谱学观测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开展地幔和俯冲带主要矿物岩石的弹性及各向异性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