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伦理福利研究
课程编码:180085071002M3001H
英文名称:Ethics and Welfare Research in Laboratory Animals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刘宁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对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的应用进行整体介绍,其中包括动物实验设计、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等实验研究中动物伦理和福利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动物实验中伦理和福利的相关原则,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概念,了解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动物实验伦理和福利知识,为今后的科研活动中建立完善的实验伦理学知识架构。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伦理基础 9学时 刘祖祥
第1节 1.1.伦理概论
第2节 1.2.生物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学问题研究
第3节 1.3.伦理委员会与伦理审查
第4节 1.4.案例讨论
第二章 实验动物基础知识 3学时 田勇
第1节 2.1.实验动物概论
第2节 2.2.遗传工程
第3节 2.3.实验动物遗传学
第4节 2.4.遗传工程动物模型
第5节 2.5.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第三章 实验动物伦理学概论 6学时 田勇
第1节 3.1.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伦理学概念
第2节 3.2.实验动物伦理学相关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第3节 3.3.国际上针对开展动物实验的相关伦理学基本观点和理论
第4节 3.4.国家实验动物相关伦理规范
第四章 啮齿类动物实验与伦理学研究 6学时 田勇
第1节 4.1.啮齿类动物实验设计原则
第2节 4.2.啮齿类实验动物伦理学研究研究
第3节 4.3.啮齿类动物实验的影响因素与伦理福利
第4节 4.4.啮齿类动物实验与生物安全
第五章 非人灵长类生物学基础 3学时 刘宁
第1节 5.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起源
第2节 5.2.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演化
第3节 5.3.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分类
第4节 5.4.灵长类神经解剖和形态学
第六章 非人灵长类动物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技术与伦理福利 9学时 刘宁
第1节 6.1.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检测方法
第2节 6.2.非人灵长类动物神经活动检测方法
第3节 6.3.非人灵长类动物神经活动扰动方法
第4节 6.4.非人灵长类动物认知神经科学实验中的伦理福利制度
第七章 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与伦理福利 3学时 刘宁
第1节 7.1.非人灵长类动物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模型
第2节 7.2.非人灵长类动物骨骼系统疾病模型
第3节 7.3.非人灵长类动物神经系统疾病模型
第4节 7.4.非人灵长类动物呼吸消化疾病模型
第5节 7.5.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伦理福利制度
第八章 非人灵长类实验伦理 3学时 刘宁
第1节 8.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营养
第2节 8.2.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疾病
第3节 8.3.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饲养
第4节 8.4.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实验安全
第5节 8.5.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一般性伦理
第6节 8.6.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伦理审查
第九章 实验动物伦理福利实例讨论 6学时 刘宁
第1节 9.1 实验动物伦理福利实例讨论
第十章 考试 2学时 刘宁
第1节 期末
教材信息
1、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指南
美国《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指南》修订委员会,美国国家学术研究委员会
2012年8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书
1、
医学伦理学
孙福川
2019年10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刘宁,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田勇,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祖祥,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三位老师均为生物物理所科技伦理委员会主要成员,熟悉掌握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的法律法规,并能够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案例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