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学
课程编码:1800840713X1P3002H
英文名称:Ecological Ethics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冯钦忠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生态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是从历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分析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相互衔接,前者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自然恩赐,后者是规范人类社会活动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即该学科涵盖了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体。另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也是绿色科技的人文基础,只有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深入人心,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地达到绿色。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知生态伦理学的框架、历史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破坏等现象,以及人类应该承担的后果和责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生态伦理素养的重要性,若干年后学生踏上社会,真正成为和谐的发展者,更期望他们成为生态伦理学的传播者,最终达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和生命,理解个体生命、生态环境及人类历史奥秘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谐共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王志斌
第1节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2节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3节 生态伦理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第4节 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发展
第二章 生态道德的本质、原则与规范 2学时 王志斌
第1节 生态道德的本质和结构
第2节 生态道德的功能和教育
第3节 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4节 生态道德的主要规范
第三章 动物解放论 2学时 冯钦忠
第1节 动物解放论的理论背景
第2节 动物解放思想的理论主张:反物种歧视
第3节 动物解放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动物权利论 2学时 冯钦忠
第1节 种际伦理及其现实需要
第2节 种际伦理原则
第3节 动物的道德地位
第4节 忽视动物权利的主要观点
第5节 动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第五章 儒家个人中心主义 4学时 冯钦忠
第1节 儒家生命观
第2节 儒家个人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
第3节 儒家个人中心主义操守
第4节 儒家个人中心主义批判
第六章 道家自然中心主义 4学时 王志斌
第1节 道家生命观
第2节 道家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
第3节 道家自然中心主义操守
第4节 道家自然中心主义批判
第七章 人类中心主义 4学时 王志斌
第1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与发展
第2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第3节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第4节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第八章 生物中心主义 4学时 冯钦忠
第1节 生物中心主义的基本概念
第2节 生物中心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3节 生物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第4节 生物中心主义的基本流派
第5节 生物中心主义的内在价值
第6节 生态学视阈下的生物中心主义
第九章 生态中心主义 4学时 冯钦忠
第1节 生态中心主义产生的前提
第2节 大地伦理观
第3节 自然价值论
第4节 深层生态学
第5节 生态中心主义
第6节 中国传统生态观
第十章 生态女性主义 4学时 冯钦忠
第1节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
第2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根源
第3节 生态女性主义概述
第4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5节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十一章 生态伦理学实践 4学时 王志斌
第1节 西方环境运动与绿色政治
第2节 人口增长与消费
第3节 核武器与太空开发
第4节 大气污染与气候变暖
第5节 抗生素
第6节 基因工程与作物改良
第7节 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化
第十二章 自然价值论 2学时 王志斌
第1节 自然资源价值基本概念
第2节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
第3节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第十三章 复习与考试 2学时 王志斌
第1节 复习考试
第2节 复习考试
教材信息
1、
生态伦理学教程
李永峰
2017年09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王志斌,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工程专业。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院先导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态修复、新污染物生态毒性及环境归趋和废水藻类资源化处理等。冯钦忠,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发部主任,汞污染防治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固危废及土壤污染治理专业技术专家,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固/危废处置、资源化及二次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