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波长光学传感器件及应用
课程编码:1802110803X1M4004H
英文名称:Theory and Systems of Near-field Optics and Subwevelength-Optics Sensing Devices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研讨课
主讲教师:宋国峰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材料,光学,电子等相关学科研究生的专业普及课。本课程将简要介绍表面等离激元等亚波长光学效应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应用。包括亚波长光学材料与器件主要的表征方法和制备方法,以及微纳超材料和微纳成像及光谱传感等物理学性能方面的内容,并介绍器件制备技术和成像传感增强设计技术及一些当前研究的热点,重点关注基本概念、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发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亚波长纳米结构材料、器件、传感成像等应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微纳和超材料光学传感和成像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前沿研究领域,为以后从事纳米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相关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物理光学、纳米材料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简介 3.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课程计划和安排,亚波长光学研究的意义
第2节 红微纳结构传感技术概述
第3节 微纳传感应用示例
第二章 金属介质界面的表面等离激元和近场光学效应 3.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金属等离激元
第2节 近场光学
第三章 亚波长微纳结构光学的模式激发 3.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模式激发原理
第2节 模式特性分析
第3节 微纳传感应用
第四章 亚波长微纳结构波导与传输 2.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微结构波导原理
第2节 波导设计与传输机制
第五章 光子晶体与拓扑光子晶体结构特性 2.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拓扑光子晶体
第2节 传感应用
第六章 亚波长光学微纳结构设计制备 3.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亚波长结构设计技术
第2节 亚波长微纳结构制备技术
第七章 微纳结构超材料及成像 2.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超材料特性
第2节 成像传感技术
第八章 微纳光谱学及传感 3.0学时 宋国峰
第1节 微纳结构分光原理
第2节 微纳结构分光传感应用
参考书
1、
Electromagnetic Metamaterials: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Explorations
Nader Engheta and Richard W.Ziolkowski
2006年
Wiley-IEEE Press
课程教师信息
宋国峰,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纳米光电子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