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储能技术原理、应用与实践

课程编码:180090085808P6001H 英文名称:Energy Storage: Principl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课时:30 学分:1.00 课程属性:实践课 主讲教师:张新敬等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和掌握储能技术原理

预修课程
工程热力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储能技术概论
第1节 双碳战略与储能技术 3学时 张新敬
第2节 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学时 岳芬
第二章 物理储能技术及应用
第1节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与应用 3学时 张新敬
第2节 储热/冷技术与应用 3学时 王亮
第3节 抽水蓄能与飞轮技术与应用 3学时 张新敬
第三章 化学储能技术及应用 6学时 张新敬
第1节 电化学储能技术与应用
第2节 新型储能技术与应用
第四章 储能电站典型案例 3学时 张新敬
第1节 储能电站案例分析
第五章 储能电站参观实习 6学时 张新敬
第1节 物理储能电站参观实习
第2节 化学储能电站参观实习

教材信息
1、 储能技术及应用 丁玉龙,来小康,陈海生 2018年 中国化工出版社

参考书
1、 Storing Energ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Letcher, Trevor 2022年 Elsevier

课程教师信息
张新敬,研究员、博士,北京市杰出青年、北京市科技新星,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余项,在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储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90余篇。
王亮,研究员、博士,中科院青促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仪器研制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获引用1500余次。申请/授权专利10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曾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技术创意奖一等奖等奖励。
岳芬,副研究员,现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CNESA长时储能专委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储能研究工作,与国内外储能产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参与了政府、电网公司、发电企业、产业链企业等委托的四十余项课题研究工作,公开发布《独立储能商业模式白皮书》、《双碳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等公益报告成果,参与了十二版《储能产业白皮书》的编写,白皮书电子版年下载量超过万次。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著作3部,在编2部。2012年获得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得2022年获得能源创新“管理创新”二等奖,获得2023年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科技优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