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高分子材料加工

课程编码:180082070305P2001H 英文名称:Processing of Polymeric Materials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刘琛阳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化学与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是硕士生了解各种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型加工原理中的共性问题(包括聚合物流体的制备、混合和聚合物流体的流变特性)、领会塑料、橡胶和化学纤维三类重要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中的个性问题、初步掌握涂料和胶黏剂的制备与应用原理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共混物制备技术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理论基础,掌握高分子材料加工方面的经典理论、基本概念、加工方法和有关工艺等专业知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助力其今后的科研工作。

预修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概论 3学时 刘琛阳
第1节 高分子材料发展过程与现状
第2节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
第3节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法概述
第二章 聚合物流体的流变性 6学时 刘琛阳
第1节 聚合物流体的非牛顿流体特性
第2节 聚合物流体的拉伸流体特性
第3节 聚合物流体的弹性
第4节 聚合物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6学时 刘琛阳
第1节 高分子材料的取向
第2节 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
第3节 高分子材料的结晶
第4节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与交联
第四章 添加剂与配方设计 3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稳定剂、增塑剂与润滑剂等
第2节 填料与其他助剂
第3节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五章 物料混合 3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混合的基本原理
第2节 混合的分类与设备
第3节 塑炼与混炼
第六章 塑料成型加工原理 6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口模成型
第3节 模塑和铸塑
第4节 压延成型
第5节 塑料的二次成型
第6节 塑料新型成型技术
第七章 化学纤维成型加工原理 6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熔体纺丝原理
第3节 湿法纺丝原理
第4节 干法纺丝原理
第5节 化学纤维拉伸原理
第6节 化学纤维热定型原理
第八章 橡胶成型加工原理 6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生胶和配合剂
第3节 橡胶配方设计
第4节 橡胶胶料的加工
第5节 橡胶成型加工的进展
第九章 胶黏剂与涂料制备及应用原理 3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胶黏剂制备及胶接原理
第2节 涂料配制及涂层形成原理
第十章 高分子复合材料与高分子共混物的加工成型 6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高分子复合材料
1.1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成
1.2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概述
1.3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第2节 高分子共混物
2.1共混物的相容性
2.2高分子共混物的制备
2.3高分子共混物的流变特性
第十一章 高分子材料的二次加工 2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机械加工于表面处理
第2节 整饰、焊(粘)接、机械连接
第十二章 新型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7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多螺杆挤出成型技术进展
第2节 橡胶注射成型技术进展
第3节 静电纺丝原理与应用进展
第4节 增材制造原理与技术进展
第十三章 期末考试 3学时 郭存悦
第1节 期末考试

参考书
1、 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技术 王小妹、阮文红 2006年5月
2、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 温变英 2014年6月
3、 高分子材料流变学 吴其晔、巫静安 2014年8月
4、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王贵恒 2019年1月
5、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 罗权焜、刘维锦 2020年9月
6、 聚合物材料加工流变学 梁基照 2008年1月
7、 高分子流变学基础 史铁钧、吴德峰 2017年6月

课程教师信息
刘琛阳研究员于2002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8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受聘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IUPAC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委员会委员,全国塑料标准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动力学与分子流变学、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流变学和流变测量学。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引用3000余次,H-index 为32。
郭存悦教授于2003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6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2022年11月以来任Molecules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能量转换材料与烯烃聚合反应。获授权发明专利25件。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被引用2700余次,H-index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