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海洋科学概论(物理海洋与海洋地质)

课程编码:280214070700P1001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 (Physical Oceanography and Marine Geology)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侯一筠等

教学目的要求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海洋科学概论》课程是面向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水产等学科的课程,是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核心课,内容涉及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河口海岸学等多个二级学科。
本课程是重点面向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海水的物理性质和运动规律、海气耦合系统、海洋环流、海洋波动和近海动力环境、海底的结构、物质组成与演变、海洋地质过程、海底极端地质环境、海底资源及开发利用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同学们进一步提高对海洋学主要内容和重要进展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海洋科学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科学分析能力,为进入高层次海洋研究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3学时 侯一筠
第1节 地球科学
第2节 海洋科学
第3节 海洋动力系统
第二章 海水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的基本特征 4学时 侯一筠
第1节 海水的物理性质
第2节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概念
第3节 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
第4节 海水的作用力分析
第5节 海水运动方程组
第三章 海气耦合系统 2学时 侯一筠
第1节 海气耦合系统
第2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第3节 南方涛动
第4节 ENSO循环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第5节 全球变暖
第四章 海洋环流 3学时 侯一筠
第1节 海洋环流基础知识
第2节 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第3节 经典海洋环流理论
第4节 中国近海环流系统
第五章 海洋波动 3学时 侯一筠
第1节 海啸
第2节 风暴潮
第3节 海浪
第4节 潮汐
第六章 近海动力环境 3学时 侯一筠
第1节 海洋内波
第2节 中尺度涡旋
第3节 海洋锋面
第4节 海洋跃层
第5节 海洋动力系统(结语)
第七章 海底的结构、物质组成与演变 4学时 曾志刚
第1节 海底地形地貌
第2节 海底的结构
第3节 海底的物质组成
第4节 海底的演变
第八章 海洋地质过程 4学时 曾志刚
第1节 火山活动与岩浆作用
第2节 地震与地质灾害
第3节 沉积过程与环境记录
第九章 海底极端地质环境 4学时 曾志刚
第1节 冷泉环境
第2节 热液活动
第3节 海山系统
第十章 海底资源及开发利用 6学时 曾志刚
第1节 砂矿与磷矿
第2节 多金属结核与富钴结壳
第3节 热液硫化物与富稀土沉积物
第4节 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
第十一章 考核
第1节 课程答疑 2学时 侯一筠
第2节 闭卷考试 2学时 曾志刚

参考书
1、 海洋科学概论@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概论 陈宗镛@冯士筰等@赵进平等 1992年@1996年@2016年 海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侯一筠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科学首席讲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得者(1993 年),上层海洋动力学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曾任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重点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已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 40 余项(现已承担国家基金 12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26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40 余篇。关于“中国近海中尺度海洋动力过程时空特征研究及其应用”成果,获得 2013 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 1),并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还先后获得国家 863 海洋监测技术主题突出贡献奖一次(2001 年)、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一次(2003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2005 年)和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次(2016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2017 年)。 曾志刚,男,研究员,一直从事海底热液活动研究。曾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WR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当选首届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副理事长、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特聘专家,是山东省TS学者特聘专家,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暨研究生合作导师。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迄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后8人,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