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工程地震学

课程编码:180083070801P2001H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eismology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章文波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课程基于地震学、地震地质学、抗震工程学等研究领域里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阐述工程地震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以减轻地震灾害为目的,讲授地震对工程抗震设计与建设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工程场地可能遭受地震的破坏作用做出科学定量预测的理论,掌握为各类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地震动输入的分析与计算方法,以期在进一步深造和工作中,为直接服务工程的抗震设计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修课程
地震学、地震地质、高等数学、弹性力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概述 2.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工程地震学发展简史
第2节 工程地震学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3节 工程地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地震灾害 7.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地震及其特点
第2节 地震烈度
第3节 地震灾害及地震地质灾害
第三章 地震地质 6.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第2节 地震地质调查与分析
第3节 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评估
第四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 3.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
第2节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性方法
第3节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及其不确定性和校正
第4节 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第五章 地震动特性 6.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强震观测
第2节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
第3节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
第4节 地震动衰减规律
第5节 地震动空间相关性
第6节 地震动的随机特性
第六章 设计地震动 3.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抗震设计规范
第2节 设计地震动的原则与参数
第3节 设计反应谱
第4节 设计地震动时程
第5节 地震动多点输入与多维输入
第七章 地震危害性分析 15.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影响强地面地震动特性的三要素:震源过程、传播途径和场地条件
第2节 长周期强地震动的数值模拟
第3节 宽频带强地面地震动的预测
第八章 场地对地震动影响 6.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场地对震害的影响
第2节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第3节 工程场地的分类
第4节 场地土动力特性参数的测定
第九章 地震区划与地震小区划 3.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地震区划与地震小区划的意义与目的
第2节 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与抗震规范
第3节 地震区划与地震小区划研究的发展
第4节 我国大陆地区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十章 防震与减灾 8.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现代城市地震灾害特点
第2节 地震的早期预警
第3节 地震烈度速报与快速反应
第十一章 课程总结 1.0学时 章文波
第1节 课程总结

参考书
1、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andbook (SECTION I & II)@地震工程学@工程地震学 W.-F. and C. Scawthorn@胡聿贤@袁一凡,田启文 2002@2006@2012 CRC Press@地震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