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数据信息获取
课程编码:180210081704P3001H
英文名称:Access to Chemical Data and Information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李晓霞
教学目的要求
专业数据信息获取是从事化学化工研发不可或缺的终身专业技能。本课程针对化学化工专业数据信息的特点,通过结合其计算机化的表示、存储、检索的实现方法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化工专业数据信息检索模式的共性及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目前国内外高效获取化学化工数据信息的主要方法,建立对国内外化学数据库的基本认识,清晰地理解数字化时代、特别是大数据科学时代来临为获取化学化工专业数据与信息所带来的挑战、革命性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本课程是一门化学信息学相关的课程,将使研究生具备与国际化学信息学从业者职业水准相接轨的化学化工专业数据信息获取能力,拓宽对专业数据驾驭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家职业素养。
预修课程
大学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引言 1.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专业数据信息获取是科研过程不可或缺的步骤
第2节 信息缺失的代价
第3节 目前化学化工专业数据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
第4节 课程目标、特点与要求
第二章 化学化工数据信息检索基础 2.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文本信息检索基本知识(检索步骤、影响检索结果的主要因素、检索结果评价方法,文本索引
第2节 物质索引--化学化工数据信息的关键特征
第3节 Internet数据信息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化学化工数据信息检索工具工作原理 4.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文本数据库检索原理:关系型数据库、字段检索、术语标准化与主题词库
第2节 文本数据库应用:综合性化学资源导航系统ChIN的建立方法
第3节 浅层网/搜索引擎检索原理:数据爬行与全文索引
第4节 专业搜索引擎关键:化学文本信息自动分类(应用:ChemEngine)
第5节 深层网化合物数据自动获取-数据自动提取、化学结构检索(应用:ChemDB Portal)
第6节 未来文本智能搜索-语义分析与检索
第7节 化学模块检索基础-化合物/物质索引、物质化学结构表示与检索方法、化学模块的输入:1D、2D、3D化学结构描述语言
第四章 国际主流文摘检索工具检索模式与功能 14.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Ei Engineering Village (概述、检索模式、检索策略优化、检索结果数据积累工具)
第2节 ISI Web of Science (检索模式特色、化学模块检索方法)
第3节 免费医学数据库PubMed (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化学索引使用方法)
第4节 ProQuest中学位论文库特色
第五章 科技报告 1.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美国四大科技报告概述、免费全文资源NTRS与NTIS及商业数据库NTIS的比较)
第2节 我国政府科技报告概述
第六章 国内主流文献检索工具 1.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中文文献检索工具概述
第2节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服务及在线咨询
第七章 Internet上的化学化工期刊 2.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网络化学化工期刊特色:RichHTML加工化学数据进展
第2节 学术论文相关的数据提交、化学标记语言CML、化学结构可视化
第八章 Internet专利信息资源与化学专利 6.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专利检索字段基本知识
第2节 化学专利特点、Markush结构及其检索方法
第3节 世界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领先的数据加工、化学模块)
第4节 免费专利数据库及数据应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药物数据自动提取库)
第九章 Internet化学化工数据库 7.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化学数据库基本知识(类别、质量评价、国际组织)
第2节 免费化学化工数据库与主流收费数据库
第3节 多来源数据化学数据库集成检索
第4节 原始实验数据保藏方法及相关问题
第5节 我国化学化工数据库发展简史与现状
第6节 化学化工专业数据获取方式展望
第十章 考试 2.0学时 李晓霞
第1节 考试
参考书
1、
Internet上的化学化工资源
李晓霞、郭力
2002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李晓霞1985年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获硕士学位后留所,2006年后任研究员。曾从事化学数据库及有机物性数据预测工作,取得多项成果。曾系统研究互联网化学信息检索方法,负责建立了涵盖化学浅层网和深层网的集成检索平台,其中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化学门户ChIN运行多年, 是中国唯一被国际权威机构收录的系统,访问达数亿次;日本同行曾建立其日文版;被写入化学信息学教材。
近年来提出了将GPU并行与化学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大规模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新方法,负责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GPU的ReaxFF MD 程序系统GMD-Reax 及国 际上首个ReaxFF MD 模拟的化学反应分析系统VARxMD, 大幅提升了ReaxFF MD 计算大规模分子模型的计算能力, 实现了模拟结果中复杂反应的直接分析,可揭示覆盖自由基生命周期的更为完整的反应网络。已应用于煤/生物质/高分子/含能材料热解及液体燃料热解和氧化的复杂反应机理的揭示。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软件著作权8项。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曾任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和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国际Chemical Structure Association Trust理事,曾任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任中国化学会燃烧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CODATA中国委员会执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