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污水生物处理工程
课程编码:180084083002P2001H
英文名称:Advanced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刘俊新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重点介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及原理,包括: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高效生物系统构建与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臭气生物净化技术及污泥资源化技术、可持续污水处理新系统与评估模式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功能,掌握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最新理论、技术及其发展的趋势,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在环境工程领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刘俊新
第1节 污水分类与管理
第2节 污水生物处理分类
第3节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第二章 污水生物处理基础 4学时 李琳
第1节 生物处理概述
第2节 生物处理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第3节 生物处理的重要过程
第4节 生物处理反应器
第三章 城镇污水生物处理与资源化新技术 10学时 刘俊新
第1节 生物脱氮新技术
第2节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第3节 膜生物技术
第4节 污泥特征与资源化
第5节 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
第四章 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的生物转化原理与技术 16学时 张昱
第1节 工业废水特征及其生物处理概述
第2节 特征污染物生物转化的基本原理
第3节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第4节 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与工程应用
第五章 恶臭及挥发性有机物生物转化原理与技术 12学时 李琳
第1节 恶臭及VOCs的解析与识别
第2节 恶臭及VOCs生物净化原理与典型微生物
第3节 恶臭及VOCs生物处理新技术与工程应用
第4节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生物气溶胶
第六章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污水处理模式与技术发展 6学时 刘俊新
第1节 污水处理与碳排放
第2节 污水处理多目标管理
第3节 可持续污水处理
第4节 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刘俊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兼任住建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工程学报》主编等学术职务。长期从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先后承担国家、省部、中科院和地方科技与工程项目9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30余篇,主持编制国家和行业标准和指南10余部,获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和“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张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长期从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水质生物转化和调控技术研究。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和行业标准指南四项、世界卫生组织技术导则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多项。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中国城镇供水配水协会工程教育专委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专家。
李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长期从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恶臭物质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机理与技术研究及应用。主持、参加国家水专项、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及示范工程,国外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根据气态污染物的传输与转化规律及微生物特性,研发发出新型复合生物除臭技术和催化生物集成净化VOCs废气技术等,并已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喷漆车间等多项废气处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