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知识产权法

课程编码:B13GX002Y 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课时:32 学分:1.50 课程属性:公共选修课 主讲教师:刘朝

中文介绍
《知识产权法》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公选课。着眼于知识产权基本知识的普及,并引导同学转换视角、开拓视野、启发思想、指导实践。大学生是未来进行创新活动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中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创新意识和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讲授和讨论、视频展示、课前阅读、互动提问、课外活动等。

英文介绍
The cour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s an elective course available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all majors across the university. It focuses on disseminating basic knowled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guiding students to change their perspective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inspire their thinking, and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 practic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 crucial force for future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refore, popularizing basic knowled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ultivating awaren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orming an innovative mindset and atmospher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case analysis, classroom lectures and discussions, video presentations, pre-class readings, interactive questions,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公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知识产权制度及应用具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倡导创新文化,弘扬诚信理念和契约精神,并把知识产权文化与法治文化、创新文化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融合共生、相互促进。

预修课程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论  4学时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态势

本章要求: 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性质、特征、分类与客体;理解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以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专利权法 8学时

第一节 专利权的对象

第二节 专利权的归属

第三节 专利权的取得与消灭

第四节 专利权的内容

第五节 专利权的保护与限制

第六节 专利权的利用

本章要求: 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各自的概念、类型与特征,掌握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类型 ,掌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掌握专利权取得的主要程序。理解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权利的取得条件,理解专利权归属制度,全面理解专利权的内容,理解专利权实施许可与转让的类型、特点、法律性质及效果,理解侵害专利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与认定方法。了解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了解专利权期限和终止事由,了解专利实施特别许可的类型和制度意义,了解侵害专利权行为的抗辩事由,并能结合案例探讨侵害专利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后果。

第三章 著作权法  7学时

第一节 著作权的客体

第二节 著作权的内容

第三节 邻接权

第四节 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

第五节 著作权的利用

本章要求: 掌握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和不予保护的客体,掌握著作权取得的基本原则分类了解作品的概念,掌握著作权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种类邻接权的特点、作用。理解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与特别规定,理解侵害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了解著作人身权及著作财产权内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设置的理由,了解邻接权的概念、性质、内容,了解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概念、类型及标准,法定许可使用及强制许可使用的概念、类型,了解著作权利用的形式与相关法律制度设计,并能结合案例探讨侵害著作权的各种法律责任。

第四章 商标法  6学时

第一节 商标权的对象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和消灭

第三节 商标权的内容与利用

第四节 商标权的保护

第五节 其他商业标志的保护

本章要求:掌握商标的注册条件,掌握商标权取得和消灭的程序要点,掌握驰名商标及其法律保护制度。 理解商标的概念、功能及种类, 理解商标权取得原则的含义,理解商标专有权的内容和效力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理解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包括判断标准、类型以及例外)、类型(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以及其他责任)及后果,并能结合案例探讨侵害商标权的内容和适用问题。 了解商标权的对象,了解商标权的取得原则与程序,了解商标权消灭的条件,了解地理标志、商号、域名等其他商业标志的概念、内涵与保护模式。

第五章 其他知识产权问题  7学时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

第二节 商业秘密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第四节  植物新品种

第五节 反不正当竞争和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

第六节 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本章要求:掌握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掌握TRIPs协定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与争端解决机制,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特征、法律责任,掌握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并能结合案例探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问题。理解商业秘密的概念,理解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了解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知识产权国际组织,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课时分配

章节/学时分配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它

1

4

 

 

 

 

 

2

7

 

 

 

1

 

3

6

 

 

 

1

 

4

5

 

 

 

1

 

5

6

 

 

 

1

 

 

课程思政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课程教学内容,牢固掌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将思政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梦等与课程中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政策战略等相关联,使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同时结合法学方法中包括的公正、平等、法治等理念,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与道德观。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习近平知识产权论述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内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去”战略、爱国主义精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品牌强国建设等。
第一章“导论”中,从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知识产权与国家竞争战略、企业技术创新、个人发展之间关系三个维度来探讨知识产权的作用,并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使学生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第二——六章的各项知识产权具体制度中,结合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知识产权制度,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等重要论述和面向2035年的强国知识产权战略中对课程教学的支撑内容。在各项具体制度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新时代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知识产权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同时以“卡脖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专利等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法律与技术的互动。引导学生明晰知识产权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对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材

参考文献
参考书: 《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罗伯特·P·墨杰斯(Robert·P·Merges)等著,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课程教师信息
刘朝,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法学会副秘书长、人工智能法专委会执行主任,国际标准组织ISO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 289 Brand evaluation)注册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法、科技法。

其它说明
刘朝,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法学会副秘书长、人工智能法专委会执行主任,国际标准组织ISO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 289 Brand evaluation)注册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法、科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