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修复原理与工程
课程编码:180084083002P2002H
英文名称:Aquatic Environmental Principle and Engineering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魏源送等
教学目的要求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生态学等专业的研究生而开设的研讨课,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科研综合素质与实战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与讨论,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包括水环境修复的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技术原理、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如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过滤技术、湿地技术、河道修复和河床修复技术、岸边带技术等)、流域综合管理等知识与方法,并通过案例介绍,深刻体会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在水环境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实用价值。通过课程研讨,使典型实用的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和流域综合管理在理论层面与实战层面、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水污染防与控等达到有机整合与融会贯通,切实发挥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科研与工程应用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基本掌握水环境修复工程原理与技术,结合各自专业,通过案例对部分技术能够灵活运用、深刻体会,明晰不同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的优势与应用条件,提高对解决专业问题实际应用的适宜性辨析与综合应用能力。
预修课程
环境科学、基础生态学、水文学、环境水质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环境工程修复概论 3学时 魏源送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基本概念
第3节 中国水污染基本态势
第二章 环境工程修复概论-点源污染1 3学时 魏源送
第1节 点源污染
第2节 水污染类型
第3节 水污染作用机制
第三章 环境工程修复概论-点源污染2 3学时 魏源送
第1节 典型水污染物
第2节 重金属/POPs
第3节 抗生素/病原微生物
第四章 环境工程修复概论-面源污染 3学时 祝贵兵
第1节 面源污染
第2节 海绵城市认识
第3节 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
第五章 环境工程修复概论-流域综合管理1 3学时 张洪
第1节 流域的基本概念
第2节 流域水文与物质循环
第3节 水质目标管理与流域规划
第六章 环境工程修复概论-流域综合管理2 3学时 张洪
第1节 流域的结构与功能
第2节 流域的水文循环
第3节 流域的物质循环
第七章 环境工程修复概论-流域综合管理3 3学时 张洪
第1节 水质目标管理的背景
第2节 水质目标管理的内涵
第3节 水质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
第八章 河流水环境修复技术与应用1 3学时 魏源送
第1节 河流治理战略方案
第2节 河流治理主旨思想
第3节 河流治理重大需求、战略任务与重点技术
第九章 河流水环境修复技术与应用2 3学时 魏源送
第1节 欧美国家河流治理历程和启示
第2节 我国河流治理主旨思想的确立原则
第3节 我国河流水污染治理主旨思想
第十章 河流水环境修复技术与应用3 4学时 魏源送
第1节 河流治理重大需求、战略任务与重点技术
第2节 我国河流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战略任务
第3节 重点技术需求分析
第4节 地下水修复原理与技术
第十一章 湖泊水环境修复技术与应用4 3学时 祝贵兵
第1节 湖泊水环境修复概述
第2节 湖泊水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3节 湖泊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
第十二章 湖泊水环境修复技术与应用5 4学时 祝贵兵
第1节 磷循环及相关微生物作用
第2节 碳循环及相关微生物作用
第3节 氮循环及相关微生物作用
第4节 硫循环及相关微生物作用
第十三章 湖泊水环境修复技术与应用6 3学时 祝贵兵
第1节 水陆交错带界面有机氮矿化过程及强化技术
第2节 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强化氮素矿化过程
第3节 厌氧氨氧化的技术应用及研究展望
第十四章 流域水环境修复与应用1 3学时 张洪
第1节 背景
第2节 水质目标管理的思想、原则和方法
第3节 流域概况
第4节 流域水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
第十五章 流域水环境修复与应用2 3学时 张洪
第1节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实践–以永定河上游洋河流域为例
第2节 水环境修复实践–重庆龙景湖
第3节 饮用水源地流域水环境保护实践
第十六章 现场实践 3学时 祝贵兵
第1节 概况
第2节 湿地植物
第3节 湿地微生物
教材信息
1、
河流水质原理及中国河流水质
陈静生
2006年08月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魏源送,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第九届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张洪,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祝贵兵,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