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情绪心理学

课程编码:B2412010Y 英文名称:Emotion Psychology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李勇辉

中文介绍
《情绪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及相近专业的选修课,围绕情绪的核心议题展开了十个章节。课程聚焦于负性情绪(如恐惧、愤怒、厌恶)和积极情绪(如爱与依恋、幸福感),探讨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调节方法及常见情绪障碍。内容包括情绪基本概念与分类、历史与理论演变,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情绪识别、表达、神经机制,从演化和个体发育角度阐述情绪发展规律。深入讨论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相关调节策略。学生将系统掌握情绪的本质、识别与表达、生理基础,了解其演化与发展规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培养对情绪研究的兴趣,并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英文介绍
Emotion Psychology is an elective course designed for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with the aim of conducting an in-depth exploration into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emotions. The curriculum concentrates on both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fear, anger, and disgust, and positive emotions, such as love, attachment, and happiness. It engages in a nuanced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s and cognition, methods for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prevalent emotional disorders. Topics encompass the foundational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emotions, tracing their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evolution, and incorpor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ologies.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intricate facets of emotion,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expression, and neural mechanisms,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emotions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individual maturation. Eventually, the course extensively delves into a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s on mental health and the related regulatory strategies. Students will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s, as well as the physiological underpinnings, while foster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evolutionary and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emotions. Through a synergistic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tudents will not only cultivate a profound interest in emotional research but also develop the competence to apply the acquired theories to address practical issues.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和相近专业选修课,分为十个章节,旨在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情绪的本质、识别与表达、生理基础,情绪的演化与发展规律。认识恐惧、愤怒和厌恶等负性情绪,了解爱与依恋、幸福感等积极情绪,阐述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关系,熟悉情绪调节的方法,和常见的情绪障碍。在此基础上探讨压力、情绪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作用,这些领域研究的进展,以及情绪领域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讨论、课后阅读文献和小组分享、以及课程论文等教学组织形式,锻炼学生对文献的归纳总结能力、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对情绪研究产生兴趣,并将学到的理论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情景中。

预修课程
心理学导论

主要内容

本课程首先介绍情绪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情绪研究的历史和理论观点的演化,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情绪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重点介绍情绪识别、情绪与表达及相应的神经机制。从跨物种的演化和个体发育的角度阐述情绪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应的脑功能变化特征。重点介绍几种基本情绪的特征、及其与注意、记忆、决策等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最后介绍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相应的调节策略,情绪异常可能导致相关的心理和精神疾病。

第一章 情绪本质

1. 情绪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情绪的三个基本要素,两种分类模式,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第二章 情绪的识别与表达

1.情绪的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

2.情绪的主观体验

教学要求:掌握情绪的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明确情绪识别和体验的主观和客观测量方法

第三章 情绪的生理基础

1.情绪的神经化学基础

2.情绪的神经环路基础

教学要求:了解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基本情绪表达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基本情绪体验的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机制及相应的调控机理

第四章 情绪的演化和发展

1.情绪的起源、演化

2.情绪的发展

教学要求:从演化的角度,了解动物和人类情绪跨物种的一致性和人类情绪的复杂性;从发育的角度,了解个体情绪发生和发展特征

第五章 负性情绪

1.恐惧、焦虑和抑郁

2.愤怒、厌恶和悲伤

教学要求:掌握几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的主要特征、测量评估方法、神经机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六章 正性情绪

1.依恋、爱与归属感

2.愉快、可口性与满足感

3.审美情绪

教学要求:理解正性情绪的演化、发生发展特征及分类;及其与主观幸福体验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情绪与认知

1.感知觉的的特征、强度及其情绪意义

2.情绪的习得: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

3.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感知觉刺激的情绪属性和知觉属性的关系及其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理解学习记忆在情绪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理解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第八章 幸福感与积极情绪

1.主观幸福感

2.积极心理学

教学要求:了解积极情绪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及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

第九章 压力与情绪调节

1.压力的来源与应对

2.正念的生活态度

3.认知重评

教学要求:了解压力的基本概念,理解日常生活中压力源的分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压力应对的基本方法

第十章 情绪健康与情绪障碍

1.情绪健康的促进

2.情绪相关的精神障碍

教学要求:了解情绪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异常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了解情绪障碍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相应的干预方法

课时分配

章节/学时分配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它

1

1.5

0

0

0

0.5

0

2

2

0

0

0

0

0

3

2

0

0

0

0

0

4

1.5

0

0

0

0.5

0

5

1

0

0

0

0

0

6

1

0

0

0

0

0

7

1.5

0.5

0

0

0

0

8

2

0

0

0

0

0

9

1.5

0

0

0

0.5

0

10

1.5

0

0

0

0.5

0

开卷考试

2

0

0

0

0

0

课程思政
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情绪理论的发展演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之间联系,以及学科之间交叉合作推进情绪研究的发展及在生活中应用。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通过情绪的分类学习,阐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鼓励探索理性情感、美感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和陶冶。

教材
1. 《情绪心理学-研究与应用》傅小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教材)
2.《情绪心理学》 [美]Michelle N. Shiota, James W.Kalat著,周仁来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年(参考书)

参考文献
随堂指定

课程教师信息
李勇辉,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动机与奖赏神经机制,情绪与健康。重点关注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