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
课程编码:B2412010Y 英文名称:Emotion Psychology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李勇辉
本课程首先介绍情绪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情绪研究的历史和理论观点的演化,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情绪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重点介绍情绪识别、情绪与表达及相应的神经机制。从跨物种的演化和个体发育的角度阐述情绪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应的脑功能变化特征。重点介绍几种基本情绪的特征、及其与注意、记忆、决策等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最后介绍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相应的调节策略,情绪异常可能导致相关的心理和精神疾病。
第一章 情绪本质
1. 情绪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情绪的三个基本要素,两种分类模式,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第二章 情绪的识别与表达
1.情绪的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
2.情绪的主观体验
教学要求:掌握情绪的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明确情绪识别和体验的主观和客观测量方法
第三章 情绪的生理基础
1.情绪的神经化学基础
2.情绪的神经环路基础
教学要求:了解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基本情绪表达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基本情绪体验的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机制及相应的调控机理
第四章 情绪的演化和发展
1.情绪的起源、演化
2.情绪的发展
教学要求:从演化的角度,了解动物和人类情绪跨物种的一致性和人类情绪的复杂性;从发育的角度,了解个体情绪发生和发展特征
第五章 负性情绪
1.恐惧、焦虑和抑郁
2.愤怒、厌恶和悲伤
教学要求:掌握几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的主要特征、测量评估方法、神经机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六章 正性情绪
1.依恋、爱与归属感
2.愉快、可口性与满足感
3.审美情绪
教学要求:理解正性情绪的演化、发生发展特征及分类;及其与主观幸福体验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情绪与认知
1.感知觉的的特征、强度及其情绪意义
2.情绪的习得: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
3.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感知觉刺激的情绪属性和知觉属性的关系及其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理解学习记忆在情绪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理解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第八章 幸福感与积极情绪
1.主观幸福感
2.积极心理学
教学要求:了解积极情绪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及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
第九章 压力与情绪调节
1.压力的来源与应对
2.正念的生活态度
3.认知重评
教学要求:了解压力的基本概念,理解日常生活中压力源的分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压力应对的基本方法
第十章 情绪健康与情绪障碍
1.情绪健康的促进
2.情绪相关的精神障碍
教学要求:了解情绪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异常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了解情绪障碍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相应的干预方法
章节/学时分配 | 讲课 | 习题课 | 实验课 | 上机课 | 讨论课 | 其它 |
1 | 1.5 | 0 | 0 | 0 | 0.5 | 0 |
2 | 2 | 0 | 0 | 0 | 0 | 0 |
3 | 2 | 0 | 0 | 0 | 0 | 0 |
4 | 1.5 | 0 | 0 | 0 | 0.5 | 0 |
5 | 1 | 0 | 0 | 0 | 0 | 0 |
6 | 1 | 0 | 0 | 0 | 0 | 0 |
7 | 1.5 | 0.5 | 0 | 0 | 0 | 0 |
8 | 2 | 0 | 0 | 0 | 0 | 0 |
9 | 1.5 | 0 | 0 | 0 | 0.5 | 0 |
10 | 1.5 | 0 | 0 | 0 | 0.5 | 0 |
开卷考试 | 2 | 0 | 0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