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2班
课程编码:280227010108MB001-2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课时:36
学分:1.00
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主讲教师:陈云伟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本课程帮助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技观,了解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正确评价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增强科研伦理与道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陈云伟
第1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第2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第3节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第4节 自然辩证法的新时代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学时 陈云伟
第1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2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4学时 胡鹏
第1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第2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第3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4学时 陈云伟
第1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思维方法
第2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第3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第4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4学时 陈云伟
第1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2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第3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第六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4学时 胡鹏
第1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第2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第3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科技伦理 4学时 陈云伟
第1节 科研伦理
第2节 技术伦理
第八章 小组汇报 4学时 胡鹏
第1节 小组汇报
第九章 小组汇报 4学时 陈云伟
第1节 小组汇报
教材信息
1、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8年版)
本书编写组
2018年8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陈云伟(1978.11-),博士,研究员,中科院特聘研究岗位(骨干),博士生导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研究部主任,科技创新评价研究中心(SERC)主任,《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主编,学术会议“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天府论坛”始创人之一,2023年《邱均平计量学奖》卓越贡献奖、优秀青年计量学家称号。第十届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地方科技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四川省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图书馆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出版专著4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120余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20余项,累计经费950余万元。作为负责人完成省部级科技领域规划文本起草及评估报告多份。主要研究领域:科技政策与科技战略、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科学学大数据分析等。
胡鹏,法学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中科院成都分院教育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教学部部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研究及教学工作,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多项;撰写的研究报告对策建议多篇获中央和省市主要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