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智能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280227085407P3004 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张建林等

教学目的要求
该课程主要介绍图像处理与智能算法的基础理论,通过讲述图像和智能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使学生掌握现阶段智能图像处理所涉及的算法、原理、流程、实现及应用,调动学生从专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与人工智能及图像处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随机过程、数字信号处理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魏宇星
第1节 智能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第2节 智能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应用场景,以我国军事力量、现代化建设为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断培养实践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第3节 图像处理与视觉系统
第4节 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微视频、互动视频和其他新形式,把教师授课和学生讨论结合起来。
第二章 图像基础理论 6学时 魏宇星
第1节 图像采样
第2节 色彩空间
第3节 频域空间
第三章 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14学时 张建林
第1节 图像变换
第2节 图像增强
第3节 图像复原
第4节 边缘检测
第5节 图像分割
第6节 形态学滤波
第四章 智能图像处理应用 18学时 李美惠
第1节 智能目标检测识别,重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我所特色-光电探测领域,厚植家国情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2节 智能目标跟踪
第3节 智能目标分割及相关应用,激励学生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写在人民群众心坎里。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张建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智能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研究,重点以机器学习为基础进行海量图像数据的分析理解,力图让机器具有类似人眼与脑的信息获取、提取与学习认知功能,实现机器的智能化、自动化。主要学科包括: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魏宇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近5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并完成包括863重大专项、部委预研、中国科学院实验室基金在内的多个课题,主要从事基于计算机及嵌入式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包括图像分析与理解、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研究。
李美惠简介:女,助理研究员,工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联合培养,主要从事图像处理及光电探测中的目标跟踪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各1项,主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1项,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区以上SCI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