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空间在轨测量技术及工程应用

课程编码:280227085407P3001 英文名称:New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赵汝进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围绕空间在轨测量技术及工程应用开展教学,从在轨视觉测量技术原理、成像模型、系统标定、位姿测量、典型应用等多个方面,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空间在轨测量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体系化建立相应知识系统,为我国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可控技术发展做好相应技术储备、打下坚实基础。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空间在轨视觉测量技术概述 10学时 赵汝进
第1节 空间在轨视觉测量技术的定义
第2节 空间在轨视觉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
第3节 空间在轨视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4节 空间在轨视觉测量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视觉测量数学模型建立 10学时 赵汝进
第1节 摄像机成像原理
第2节 镜头畸变
第3节 摄像机内部参数的修正
第4节 摄像机的精确及其简化模型
第三章 视觉测量系统标定 10学时 龙鸿峰
第1节 经典标定方法
第2节 改进快速标定方法
第3节 单幅图像快速标定方法
第四章 基于视觉的位姿解算方法原理 10学时 龙鸿峰
第1节 视觉测量系统组成
第2节 合作靶标位姿解算方法
第3节 非合作靶标位姿测量方法
第五章 空间在轨视觉测量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10学时 马跃博
第1节 天文星光敏感姿态测量
第2节 空中自主加油视觉导航测量
第3节 空间SAR天线基线测量
第4节 空间非合作目标近景三维重建

参考书
1、 《视觉测量技术基础》 白福忠 2013 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教师信息
首席教授:赵汝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北斗三号,载人登月工程等多项重大任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制工作。研究方向:长期从事空间目标视觉测量、三维位姿估计、计算机视觉、摄影测量等方面研究; 主讲教师:马跃博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持参与多个空间在轨视觉测量技术攻关任务。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空间精密视觉测量技术、图像处理、动态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龙鸿峰 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空间在轨视觉测量、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