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有机结构分析

课程编码:280227070300P1005 英文名称:Organic Structural Analysis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龙远德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化学学科研究生的学科核心课。重点介绍有机结构分析中紫外、红外、核磁和质谱四种谱学的解析方法,同时对拉曼光谱、旋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做初步介绍。
简要介绍不同谱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谱图的关系及其在有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了解各种谱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具有识谱能力,掌握分析谱图的策略,培养通过解析谱图来推断一般有机分子结构的能力。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学时 龙远德
第1节 绪论
第二章 紫外可见光谱 8学时 龙远德
第1节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第2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3节 紫外光谱的影响因素
第4节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第5节 紫外光谱的解析及应用
第6节 旋光光谱和圆二色谱
第三章 红外光谱 7学时 龙远德
第1节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第2节 红外特征吸收
第3节 红外光谱仪
第4节 红外光谱的解析及应用
第5节 远近红外光谱和二维光谱
第6节 拉曼光谱
第四章 核磁共振氢谱 15学时 熊左春
第1节 核磁简介
第2节 1H化学位移和影响因素
第3节 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
第4节 常见官能团的一些复杂图谱
第5节 谱图解析方法
第6节 核磁共振氢谱应用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 4学时 熊左春
第1节 碳谱特点
第2节 13C NMR的实验方法
第3节 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
第4节 各类碳核的化学位移
第5节 碳谱中的偶合常数
第6节 弛豫
第7节 13C NMR谱图解析
第六章 二维核磁 6学时 熊左春
第1节 二维核磁共振原理及应用
第2节 固体核磁
第七章 有机质谱 16学时 龙远德
第1节 质谱概述和发展
第2节 基本原理
第3节 同位素组成和精确分子量
第4节 质量分析器
第5节 电子轰击电离(EI)
第6节 有机质谱中的裂解反应
第7节 软电离技术
第8节 串联质谱
第9节 质谱联用技术
第10节 质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八章 综合光谱解析 3学时 龙远德
第1节 综合光谱解析方法和实例

教材信息
1、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宁永成 2010年6月 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
1、 有机分子结构光谱鉴定 赵瑶兴、孙祥玉 2010年6月

课程教师信息
龙远德,研究员,硕士导师,主要研究:1、分离材料的研制,包括膜分离材料、液相色谱柱填料的合成及应用。2、液相色谱、制备色谱、凝胶色谱的常规应用,包括: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含量、纯度检测、杂质分离鉴定;植物药成分分离、含量测定、成分结构确定;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结构组成分析等等。3、中西药(包括农药)新药开发、新药申报资料及质量标准。4、复杂混合物中未知物剖析、结构确定、分离分析等。5、天然产物成分分离鉴定。已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申请专利10篇。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指导教师。 熊左春,男,1980年7月生,安徽肥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200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毕业留所进行生物医用材料制备及其产品开发工作;从事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高分子微球制备和应用、软组织填充与修复、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及预防术后粘连膜的开发等工作。
先后主持或参与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博士、西部青年学者、自然科学基金及医疗器械企业委托合作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申请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