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多波段天文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

课程编码:280223080402P4001 英文名称:Multi-band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课时:20 学分:1.00 课程属性:研讨课 主讲教师:赵永恒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培训天文专业研究生了解现代天文学中观测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促进天文观测与数学物理知识的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天体物理知识视野。

预修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实测天体物理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引言 1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引言
第二章 天文观测图像处理 1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天文观测图像处理
第三章 统计学基础 1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统计学基础
第四章 数据分析方法 1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五章 最小二乘法 1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最小二乘法
第六章 周期分析 1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周期分析
第七章 最大似然估计 1.5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最大似然估计
第八章 贝叶斯估计 1.5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贝叶斯估计
第九章 大数据分析方法 3学时 赵永恒
第1节 大数据分析方法
第十章 天体光度光谱测量基本概念 2学时 吴宏
第1节 天体光度光谱测量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光学红外天文数据获取 1学时 吴宏
第1节 光学红外天文数据获取
第十二章 光学红外天文观测 2学时 吴宏
第1节 光学红外天文观测
第十三章 天文图像处理常用方法 1学时 吴宏
第1节 天文图像处理常用方法
第十四章 基本CCD数据处理以及红外图像处理 1学时 吴宏
第1节 基本CCD数据处理以及红外图像处理
第十五章 点源测光数据处理 1学时 吴宏
第1节 点源测光数据处理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赵永恒,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LAMOST运行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首席科学家,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总经理,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5委员会科学组织委员,世界数据中心天文学科中心主任。

吴宏,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天体物理博士;现任国家天文台红外天体物理团组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主任。多次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和院方向性项目。主要从实测天体物理角度研究近邻星系的多波段性质,涉及红外、光学、射电、紫外等多个波段。此外还开展极亮红外星系、类星体、低面亮度星系、红外超星、银河星云等方面科学研究和天文技术方面工作。参加了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的科学研究,以及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FAST的早期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