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高级动物环境生理学

课程编码:180209090500M1001H 英文名称:Advanced Animal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孔祥峰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动物环境管理的基础。作为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核心课,是探究温热、光、声等物理环境因素,空气质量、气溶胶等生物化学环境因素,以及放牧地、养殖设施、饲养密度与生活空间关联的动物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动物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基础生理的机制及其调控措施,以及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基本思路及主要方法的学科。课程内容从生理机制的理论探讨与环境改善策略两个视角出发,阐述养殖环境对动物特别是畜禽生产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力争通过专题讲授、讨论教学和文献拓展,使研究生了解前沿进展,提升优化畜牧生产工艺、构建健康生产的环境管理策略与能力水平。

预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孔祥峰
第1节 动物环境的概念
第2节 动物环境的系统分类
第二章 动物环境应激的适应性调节 6学时 孔祥峰
第1节 动物对环境适应性调节的分子机理
第2节 动物体温调节系统的控制机理
第3节 风土驯化过程中生理性变化阶段划分及依据
第三章 环境对动物健康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4学时 李铁军
第1节 环境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第2节 环境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四章 温热环境对动物的影响 7学时 李铁军
第1节 动物温度调节的生理学基础
第2节 环境对动物生产与内分泌的影响
第3节 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影响
第4节 热应激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 光周期对动物的影响 5学时 孔祥峰
第1节 光周期对动物繁殖的影响机理
第2节 光周期对动物泌乳的影响机理
第3节 光周期对动物产蛋的影响机理
第六章 空气质量对动物的影响 4学时 孔祥峰
第1节 有害气体对动物健康的影响机理
第2节 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策略
第七章 饲养模式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4学时 李铁军
第1节 饲养模式与畜禽健康
第2节 不同饲养模式下畜禽的适宜行为
第八章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4学时 孔祥峰
第1节 畜禽粪便资源化应用
第2节 粪尿发酵机制及其调控
第九章 现代畜禽生产环境控制技术策略 4学时 孔祥峰
第1节 畜禽的体温调节特点与温热环境调控
第2节 福利健康舍饲环境控制技术

参考书
1、 环境生理学 刘洁生,朱伟杰,王子栋 2019年1月 科学出版社
2、 畜禽环境生物学 张宏福 2021年8月 科学出版社
3、 家畜行为学 包军 2019年9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孔祥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复合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科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李铁军,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