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信息论与编码

课程编码:180086081203P3005H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张新峰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信息科学其它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掌握信息的基本理论,理解离散信源、连续信源的有关理论,熟练掌握信息、信息熵、条件熵、联合熵、互信息等的计算,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源编码方法和信道编码方法,了解视频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引言 张新峰
第1节 课程背景、信息论发展 1.0学时
第2节 信息论的发展和应用 1.0学时
第二章 离散信源 张新峰
第1节 离散信源的统计特性和数学模型 2.0学时
第2节 离散无记忆信源以及离散无记忆扩展信源的熵 2.0学时
第3节 离散平稳信源,信源的相关性和剩余度的方法 2.0学时
第三章 离散信道 张新峰
第1节 离散信道的统计特性和数学模型 2.0学时
第2节 信道容量的概念及离散无记忆扩展信息 2.0学时
第3节 信源与信道匹配 2.0学时
第四章 无失真信源编码 张新峰
第1节 等长码和等长信源编码 2.0学时
第2节 变长码,变长信源编码 2.0学时
第3节 编码器 2.0学时
第五章 常见编码方法 张新峰
第1节 哈夫曼编码 2.0学时
第2节 算术编码 2.0学时
第3节 基于字典的压缩方法 2.0学时
第六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和率失真函数 张新峰
第1节 限失真信源编码模型 2.0学时
第2节 率失真函数 2.0学时
第3节 平稳信源的率失真函数 2.0学时
第七章 视频压缩基本概念 张新峰
第1节 帧内预测 2.0学时
第2节 帧间预测 2.0学时
第3节 变换与量化 2.0学时
第4节 熵编码与环路滤波 2.0学时

教材信息
1、 信息论与编码 姜丹 2006年9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 数据压缩的原理与应用 吴乐南 1995年1月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张新峰 ,男,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青年项目,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委员,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长期从事视频、图像压缩、处理和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工作,发表10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本领域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会议最佳论文奖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