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态学
课程编码:180209090101P3007H
英文名称:Crop Ecology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韩立朴等
教学目的要求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作物学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开拓研究思路;帮助学生树立生态系统平衡的意识,兼顾生产力增长、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安全的观念,为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作物生态学概论 10学时 韩立朴
第1节 作物生态学的定义、特征与作用
第2节 作物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3节 作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4节 作物生态学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第二章 作物光温生态 9学时 韩立朴
第1节 作物与光照的关系
第2节 作物与温度的关系
第3节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
第三章 作物水分生态 12学时 董宝娣
第1节 土壤-作物-大气水分平衡
第2节 作物与水分的关系
第3节 作物对水分逆境的反应
第4节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第四章 作物养分生态 9学时 韩立朴
第1节 土壤养分动态平衡
第2节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与同化
第3节 作物对养分的利用与农田养分循环
参考书
1、
作物生态学
曹卫星
2006年8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农业生态学
陈阜
2019年1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韩立朴,男,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遗传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盐碱地-作物互作生态改良机制,粮饲作物抗逆种植过程关键调控技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作(植)物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及能源品质研究。
主要业绩:主持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行业标准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 国家973重大专项子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主持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中国科学院先导子任务,STS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等1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1400余万元。授权专利11项,发表文章47篇,获得省市级奖励4,成果登记6项,主(参)编行业和地方标准6项。
董宝娣,女,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遗传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作物绿色高效用水的调控机制与节水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作物应对逆境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作物绿色高效节水优质栽培技术;中低产田作物适生高效栽培技术。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作物高效用水表型和机理及技术研究。初步阐明作物高效用水的类型;研发了高水效品种的鉴选及评价方法;揭示了作物生殖生长早期逆境胁迫下应对产量下降的补偿过程和调控机理;集成构建了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技术、缩畦减灌技术等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区高效种植结构及技术新模式。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子课题、中科院先导专项任务、河北省重点研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Plant, Cell&Environment、Plant Physiology、Field Crops Research、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Crop Science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19项,颁布河北省地方标准4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