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化学
课程编码:180209090301P2002H
英文名称:Soil Chemistry
课时:50
学分:2.5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徐仁扣等
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系统掌握土壤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预修课程
土壤学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与土壤化学发展史 2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绪论
第2节 土壤化学发展史
第二章 土壤矿物化学 3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土壤矿物的来源与组成
第2节 土壤粘粒中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第3节 土壤粘粒中的氧化物
第4节 土壤矿物的分析与鉴定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的性质与转化 3学时 李九玉
第1节 有机质定义与区分
第2节 有机质来源与组成
第3节 有机质作用
第4节 有机质分组
第5节 有机质分析方法
第6节 有机质转化
第四章 土壤电导 2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土壤电导的基本原理
第2节 土壤电导的测量与应用
第3节 高频电导和强电场电导
第五章 土壤表面电荷与动电性质 2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土壤表面电荷
第2节 土壤胶体的动电性质
第六章 土壤中离子吸附与解吸 4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吸附现象
第2节 电性吸附与离子交换
第3节 离子的专性吸附及其机制
第4节 离子的竞争吸附与协同吸附
第5节 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第6节 带电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离子吸附
第七章 土壤中的络合与离解平衡 2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络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第2节 络合作用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第3节 络合作用与土壤发生和发育
第八章 土壤中的沉淀与溶解平衡 2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土壤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
第2节 土壤中主要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及影响因素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第九章 土壤氧化还原过程 2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土壤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
第2节 土壤中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
第3节 土壤氧化还原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4节 主要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第5节 土壤氧化还原与农业和环境
第6节 土壤氧化还原性质的测定
第十章 化学热力学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2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2节 化学热力学的4个状态函数
第3节 化学热力学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第4节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3学时 徐仁扣
第1节 化学动力学方程
第2节 动力学研究方法
第3节 主要土壤过程的动力学
第4节 能量特征与热力学参数
第十二章 土壤酸度与酸化过程 3学时 李九玉
第1节 土壤酸度及表征方法
第2节 土壤酸化过程
第3节 土壤酸缓冲作用
第4节 土壤酸化定量分析
第十三章 土壤酸化危害与调控 3学时 李九玉
第1节 土壤酸化现状与危害
第2节 土壤铝化学行为
第3节 土壤酸化的调控
第4节 土壤酸化研究展望
第十四章 土壤盐渍化及其治理 4学时 刘月仙
第1节 土壤渍土化的基本概况
第2节 土壤渍土化概念及表征
第3节 我国土壤盐渍化分布特征
第4节 土壤渍土化的成因
第5节 土壤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第6节 盐渍化土壤的治理
第十五章 土壤根际化学 2学时 刘月仙
第1节 根际的概念与特点
第2节 根际研究方法
第3节 根系分泌物
第4节 根际微生物与养分特性
第5节 根际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六章 土壤养分化学与农业面源污染 5学时 刘月仙
第1节 土壤氮素化学
第2节 土壤磷素化学
第3节 土壤钾素化学
第4节 农业NP面源污染与危害
第十七章 答疑与讨论
第1节 答疑1 1学时 徐仁扣
第2节 答疑2 1学时 李九玉
第3节 答疑3 1学时 刘月仙
第十八章 考试 3学时 刘月仙
第1节 考试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徐仁扣,研究员,国科大岗位教师,长期从事土壤化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发表中英文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九玉,研究员,国科大岗位教师,主要从事土壤酸化与调控方面的研究,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月仙,国科大副教授,长期从事土壤养分化学和土壤盐碱化及其改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