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定年与化石统计分析
课程编码:180083070905P5002H
英文名称:Archaeological Dating and Statistics Analysis of Fossils
课时:40
学分:1.00
课程属性:实验课
主讲教师:葛俊逸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目的是了解考古遗址测年的主要手段及其基本原理,掌握测年样品的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处理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手段;熟悉对考古遗址植物化石的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方法和流程,能够开展基本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预修课程
第四纪地质年代学、体质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环境考古学、地层学、古植物学、古生物、统计学等
大纲内容
第一章 考古学中常用测年方法 1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考古测年研究历史
第2节 考古学中主要的测年方法及特点
第3节 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学的年代学问题
第二章 碳十四测年 1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基本原理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2节 样品准备、分析测试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 释光测年 4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基本原理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2节 样品采集、前处理与分析测试
第3节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铀系、电子自选共振(ESR)测年 2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铀/Th、ESR测年基本原理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2节 碳酸盐铀系测年
第3节 哺乳动物化石铀系与ESR测年
第4节 样品分析测试与数据处理
第五章 磁性地层学测年 5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基本测年原理与考古学中的应用实例
第2节 磁极性地层学与考古地磁定年
第3节 样品分析测试与数据处理
第六章 其它测年方法在考古中的应用 3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氩氩法测年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2节 宇成核素测年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3节 氨基酸外消旋法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4节 树木年轮法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5节 气候地层学定年与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七章 综合年代数据分析 3学时 葛俊逸
第1节 R语言的应用
第2节 贝叶斯模拟分析
第八章 化石数据的采集分析 3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大植物遗存及其应用
第2节 微体植物遗存及其应用
第3节 动物遗存及其应用
第九章 考古观测数据的基本处理1 3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常用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第2节 实践
第十章 考古观测数据的基本处理2 3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化石组合谱图的绘制
第2节 实践
第十一章 考古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1 3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概率分布及假设检验
第2节 聚类分析
第3节 实践
第十二章 考古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2 3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判别分析
第2节 主成分分析
第3节 实践
第十三章 考古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3 3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时间序列分析
第2节 实践
第十四章 综合答疑及考试 2学时 张健平
第1节 考试
教材信息
1、
定量考古学
陈铁梅
2005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
生物统计学
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黛静
2013年6月
科学出版社出版
2、
地质考古学:地球科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George (Rip) Rapp, Christopher L. Hill(杨石霞,赵克良,李小强译)
2020年12月
科学出版社出版
3、
Quaternary Dating Methods
Mike Walker
2005年6月
John Wiley&Sons, Ltd
4、
Encyclopedia of Scientific Dating Methods
W. Jack Rink,W. Thompson
2015年6月
Springer Netherlands
课程教师信息
葛俊逸,博士,青年研究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健平,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