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概论

课程编码:1800840830Z1P2003H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张元勋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跨学科的专业核心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历史,掌握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熟悉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的相关思路,为从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工作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基础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张元勋
第1节 历史上重要的生态环境损害事件
第2节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学科的发展历史
第3节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4节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专业的应用
第5节 学科现状和历史使命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4学时 董仁才
第1节 生态系统服务
第2节 生态和环境损害类型
第3节 基线与因果关系
第4节 修复与恢复
第5节 司法鉴定;证据科学;司法程序
第三章 生态环境损害的过程和机理 4学时 董仁才
第1节 不同生态系统的构成和演变
第2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行为分析
第3节 生态环境系统损害机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的法学知识 4学时 董仁才
第1节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相关法律基础
第2节 法医证据学基本原理
第3节 法医毒物分析方法
第4节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5节 司法鉴定文书写作规范
第五章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的数学物理方法 6学时 张元勋
第1节 统计学基础
第2节 数值模拟方法
第六章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的生物化学方法 6学时 张元勋
第1节 化学指纹法
第2节 同位素分析法
第3节 有机示踪物分析方法
第4节 微生物分析法
第5节 其他分析法
第七章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的经济学方法 4学时 董仁才
第1节 价值评估原理
第2节 生态价值核算原理
第3节 生态美学价值
第八章 生态环境损害的应急处置、修复与恢复 8学时 董仁才
第1节 生态环境损害典型事件的应急处置原则与方法
第2节 典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与恢复
第3节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张元勋,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董仁才,生态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生态大数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等方向研究。任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组专家、全国水土流失动态遥感监测评估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