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现代水质分析实验

课程编码:180084083002P5001H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n Modern Water Quality Analysis 课时:30 学分:1.00 课程属性:实验课 主讲教师:李红岩等

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学生掌握各种水质分析仪器及其分析方法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理论课所学知识,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加深对一些当代水质分析仪器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当代水质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常用当代水质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应用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学会正确的使用分析仪器,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科技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会使用仪器分析方法解决水质分析中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和今后从事科研、教学及其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要求:1)掌握水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水质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分析应用;3)掌握水质分析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预修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本科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水质分析原理与实验概述 3学时 李红岩
第1节 水质污染物及指标分类
第2节 水质分析的检测技术
第二章 重量和滴定分析法 6学时 李红岩
第1节 无机综合指标及分析方法
第2节 重量和滴定分析法实验
第3节 实验操作
第三章 生物分析 6学时 李红岩
第1节 水中病原及指示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第2节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显微镜实验
第3节 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第四章 光谱分析 6学时 董慧峪
第1节 光谱分析原理及仪器构造
第2节 原子发射光谱实验操作
第3节 紫外可见光谱实验操作
第五章 色谱-质谱分析 6学时 董慧峪
第1节 色谱分析原理及仪器构造
第2节 质谱分析原理及仪器构造
第3节 有机质谱分析实验
第六章 水样水质综合检测综合操作 3学时 董慧峪
第1节 真实水样检测

教材信息
1、 水质研究方法 胡洪营 2015年03月 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李红岩,博士,正高级工程师
女,1976年10月生,博士,正高级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2007年4月分别在日本东京工科大学bionics学部、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任教授研究员。2007年5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在澳大利亚水质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水质分析实验室副主任、环境水质学专业技术平台负责人,获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十一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13)、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2020)、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饮用水水质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集体”(2021,12/ 20)、中国水协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南水北调入京水源安全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2022,11/ 15)等奖励。主要从事水质监测与分析技术研发、水介传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方法及其风险评估研究。在供水水质安全与水中污染物监测领域,主持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创新项目、水专项子课题、北京市及企业横向课题等共计4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研制完成国家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检验方法》(CJ/T 141-2018)技术2项、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2)技术3项、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 水质部分。董慧峪副研究员围绕天然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子水平识别、水深度处理工艺开发高效降解微污染物、高毒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生成与控制开展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面上、1青年)4项、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2项、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子课题各1项,企业横向合作课题10余项(总经费800余万)。在欧盟玛丽居里人员交流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前往瑞士联邦洛桑理工学院(EPFL)、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UB)、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USC)等进行国际合作研究。担任SCI期刊Front. Env. Sci-Switz副主编、Chemosphere专刊编委、Water专刊编委、《中国给水排水》青年编委。在Accounts Chem. Res., 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