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概论
课程编码:180215082500PX001H
英文名称:Space Science Introduction
课时:30
学分:1.00
课程属性:公共选修课
主讲教师:孟新
教学目的要求
培养空间科学领域综合性人才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为什么要进入空间开展研究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了解未知的空间环境
第3节 突破大气层对电磁波的阻隔
第4节 利用轨道高度资源
第5节 揭去地球重力的面纱
第6节 利用其他空间环境
第7节 空间科学的定义
第二章 人类探索和进入空间的历史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人类探索空间的历史
第3节 人类探索空间的最新技术进展
第三章 空间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之一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第3节 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第四章 空间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之二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地球系统及其未来的变化
第3节 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
第五章 航天系统工程与各系统的组成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航天系统工程·
第3节 航天系统工程各系统组成
第六章 空间科学任务必备的技术基础之一:轨道/姿态/测控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关于时空的基本概念
第3节 卫星轨道动力学基础
第4节 卫星姿态动力学基础
第5节 卫星测控
第七章 空间科学任务必备的技术基础之二:科学载荷与其使用环境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空间科学与探测有效载荷
第3节 卫星对科学载荷的环境要求
第八章 空间科学任务必备的技术基础之三:任务规划与运行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空间科学任务的应用系统
第3节 科学任务的规划
第4节 科学数据的接收
第5节 科学数据的分级与分发
第九章 空间科学任务必备的管理基础之一:空间科学任务的提出和遴选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对前沿科学问题的判断
第3节 凝练科学目标
第4节 遴选有效载荷
第5节 任务分析与描述
第6节 确定任务对飞行器/卫星的使用要求
第7节 建议书的遴选
第十章 空间科学任务必备的管理基础之二:空间科学任务研制流程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责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预研阶段
第3节 立项前的评审
第4节 工程研制阶段
第十一章 空间科学任务必备的管理基础之三:空间科学任务的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管理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空间科学任务产品研制的质量管理
第3节 空间科学任务的风险控制管理
第十二章 空间科学任务必备的管理基础之四:全价值链管理和产出评估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空间科学任务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
第3节 产出评估
第十三章 国际合作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第3节 主要合作形式
第4节 面临的挑战
第十四章 中国的空间科学规划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科学主题及其分解后的科学问题
第3节 根据科学问题提出的科学任务建议
第4节 支持空间科学的前沿技术
第十五章 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关系 2.0学时 孟新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空间技术的定义
第3节 空间科学的定义
第4节 空间应用的定义
第5节 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材信息
1、
空间科学概论
吴季
2020年9月
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
1、
培养空间科学领域综合性人才
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引,结合我国相关发展历史,主要介绍空间科学、技术、工程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是
978-7-03-065760-2
课程教师信息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空间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先后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副主任设计师,中欧合作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地面应用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副总师等。
研究领域为空间任务仿真与分析评估、空间信息处理与摸拟、卫星组网、航天任务地面系统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