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应急管理思想、方法与应用

课程编码:180090125601M3009Y 英文名称:Idea,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课时:40 学分:2.00 课程属性:专业课 主讲教师:黄钧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概念、基本原则、相关决策的基本方法、应急管理重要应用与科学研究中的主要思想方法、相关数学方法。课程以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结构与特性的系统分析为基础,以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作为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以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主要问题为引导,从培养应急管理实际应用与相关研究的系统科学分析能力为目标出发,选择应急管理预则立的基本原则、应急管理基本目标与系统韧性、情景分析的基本方法、应急管理组织的基本架构、应急管理法理的基本原则、全社会协同应对的基本之道、应急准备的基本标准、基于系统性与时效性的鲁棒决策准则、恢复中的干扰管理、有针对性的预案编制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重点学习应急管理实际应用与相关研究中基于“三间观”的全过程、全系统、多维度综合的科学研究与决策的思维方式,学习案例分析、统计分析、风险分析、系统分析、脆弱性分析到情景分析、任务梳理的分析方法,提高对应急管理问题的系统科学分析与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应急管理中的实际工作和应用研究能力。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基本思想 黄钧
第1节 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案例分析 1.0学时
第2节 应急管理的“十预” 2.0学时
第二章 传染病模型及其应用 黄钧
第1节 传染病模型及其应用 3.0学时
第三章 情景分析、脆弱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黄钧
第1节 情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0学时
第2节 情景分析的主要方法 2.0学时
第四章 鲁棒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黄钧
第1节 鲁棒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3.0学时
第五章 基于系统韧性的应急管理基本目标 黄钧
第1节 应急管理目标的具体刻画 1.0学时
第2节 韧性的概述 1.0学时
第3节 应急管理的目标与韧性(MCQ) 1.0学时
第4节 目标模型构建 1.0学时
第六章 韧性理论及其应用 黄钧
第1节 韧性理论及其应用 3.0学时
第七章 应急组织的基本架构 黄钧
第1节 基于分级负责的国家关系协同概述 1.0学时
第2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社会协同治理 2.0学时
第八章 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黄钧
第1节 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3.0学时
第九章 有针对性的可行、可操、可靠的预案编制方法与应用 黄钧
第1节 应急预案的定义及其意义 1.0学时
第2节 基于“情景-任务-能力”的应急预案编制方法 2.0学时
第十章 数据科学方法与理论 黄钧
第1节 数据科学方法与理论 3.0学时
第十一章 应急准备的基本标准 黄钧
第1节 应急准备研究背景 1.0学时
第2节 应急准备标准研究的思想方法 1.0学时
第3节 应急物资准备体系 0.5学时
第4节 基于情景分析的应急物资准备标准 0.5学时
第十二章 预案编制研讨与演练分析 黄钧
第1节 预案编制研讨与演练分析 2.0学时
第十三章 科研实践-课堂汇报交流 黄钧
第1节 课堂汇报讨论 5.0学时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黄钧,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科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暨经济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项目管理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应急管理、项目管理、物流工程、数学建模与优化。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奖励。作为中国优选法、统筹法暨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已组织八届应急管理国际论坛;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已组织应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综合治理、食品安全等多次培训项目。作为专家参加国家地震局、北京市科委、河南省应急办、青岛市地震局、广州市电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的应急科研、应急规划、应急技术工程、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有关项目评审。已培养应急管理及相关专业方向5名博士、11名硕士、数十名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