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统学原理与方法
课程编码:180085071002M2001H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Biological Systematics
课时:6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梁爱萍等
教学目的要求
生物系统学是关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类和系统演化历史研究的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生物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生物系统学简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概念、分类级元、生物命名法规、分类原理和研究程序、系统发育重建理论与方法、生物地理学基本原理、分类文献学、分类论文写作、分类数据管理等等。本课程是生物分类学、古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亦可作为进化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掌握生物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开展物种多样性的分类研究、探讨物种及物类的起源及演化、生物地理学以及其他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无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生物分类原理 15学时 梁爱萍
第1节 1 生物系统学的定义
第2节 2 研究内容、重要性
第3节 3 若干基本概念
第4节 4 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派
第5节 5 物种及种上阶元
第6节 6 等级系统
第7节 7 单系、并系及多系
第8节 8 分类性状的种类
第9节 9 分类性状的研究方法
第10节 10 研究标本的获取与保藏、文献资料搜集
第11节 11 分类鉴定、分类识别
第12节 12 分类描记、检索表编制
第13节 13 论文写作与发表
第二章 系统发育分析 15学时 梁爱萍
第1节 1 生物演化、系统发育关系、中性理论和分子钟
第2节 2 特征/性状、同源性
第3节 3 系统发育树、基因树
第4节 4 进化、数值及支序系统学
第5节 5 祖征、衍征、性状编码
第6节 6 外群、类群、性状的极性与演变系列
第7节 7 分子序列比对、进化模型
第8节 8 距离法、简约法
第9节 9 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
第10节 10 树图的比较、最优树的选择
第11节 11 系统发育关系重建软件演表示
第12节 12 协同演化等进化生物学问题
第13节 13 高级分类系统的建立与修订
第三章 物种形成、命名法规 15学时 周红章
第1节 1 生物物种概念、物种形成的理论和模式
第2节 2 物种数量、全球热点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
第3节 3 物种鉴定、物种分化与进化树
第4节 4 生物命名的基本原理
第5节 5 三部国际生物命名法规
第6节 6 生物命名的规则
第7节 7 模式与载名模式: 模式固定原则
第8节 8 可用名称与有效名称
第9节 9 异名与同名
第10节 10 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的作用
第11节 11 命名学的道德规约
第四章 生物地理 15学时 李枢强
第1节 1 生物地理学绪论
第2节 2 生物地理学史
第3节 3 生物多样性格局
第4节 4 分布的格局
第5节 5 群落和生态系统
第6节 6 新颖性的来源
第7节 7 岛屿上的生死存亡与进化
第8节 8 过去的生物
第9节 9 今天生物的地理学
第10节 10 冰和变化
第11节 11 改造这个行星
第12节 12 在水中划线
第13节 13 阐释过去:分子和同位素生物
第14节 14 阐释过去:原理和实践
第15节 15 预示未来
参考书
1、
现代动物分类学导论
谢强等
2012年3月
科学出版社
2、
生物地理学-生态与进化的途径(第七版)
C.B. Cox & P.D. Moor, 赵铁桥译
2007年4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梁爱萍,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动物系统学研究,独立和主持讲授生物系统学原理与方法多年,负责讲授系统分类原理与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李枢强,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动物系统学研究,负责讲授生物地理学。周红章,研究员,从事动物系统学研究,负责讲授生物多样性形成及生物命名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