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课程编码:030500M01001H 英文名称:Foreign Studies on Marxism 课时:50 学分:3.00 课程属性:一级学科核心课 主讲教师:孟建伟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也可作为公共选修课面向其他院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感兴趣的学生,考核方式为大开卷。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导论 2学时
第1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0.6学时
第2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0.6学时
第3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热点 0.8学时
第二章 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 8学时
第1节 《历史与阶级意识》 (1923) 2学时
第2节 《青年黑格尔》( 1948) 1.2学时
第3节 《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1951) 1学时
第4节 《理性的毁灭》(1954) 1学时
第5节 《审美特征》(1963) 1学时
第6节 《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1.8学时
第三章 早期代表人物:葛兰西 3学时
第1节 《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 2学时
第2节 《狱中札记》(1929-1935) 1学时
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尔 5学时
第1节 《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 2学时
第2节 《启蒙的辩证法》(1947) 1.5学时
第3节 《工具理性批判》(1967) 1.5学时
第五章 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 8学时
第1节 《理论与实践》(1963) 1.5学时
第2节 《认识和人的兴趣》 (1968) 1.5学时
第3节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68) 1学时
第4节 《文化与批判》(1973) 1学时
第5节 《交往行动理论》(1981) 1.5学时
第6节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1992) 1.5学时
第六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 5学时
第1节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1932 ) 1学时
第2节 《理性与革命》( 1941) 1学时
第3节 《爱欲与文明》( 1955) 1学时
第4节 《单面人》(1964) 1学时
第5节 《反革命和造反》(1972) 1学时
第七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罗姆 5学时
第1节 《逃避自由》(1941) 2学时
第2节 《寻找自我》(1947) 1学时
第3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1961) 1学时
第4节 《超越幻想的锁链》 (1965) 1学时
第八章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 特 4学时
第1节 《辩证理性批判》(1960) 2.5学时
第2节 《科学和辩证法》(1961) 1.5学时
第九章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 5学时
第1节 《孟德斯鸠、卢梭、马克思: 政治和历史》(1959) 1.2学时
第2节 《保卫马克思》(1965) 1学时
第3节 《阅读〈资本论〉》(1965) 1学时
第4节 《列宁与哲学》(1969) 1学时
第5节 《自我批评材料》(1974) 0.8学时
第十章 后马克思主义:德里达 3学时
第1节 《马克思的幽灵》(1993)
第十一章 考试 2学时
第1节 考试

参考书
1、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 俞吾金,陈学明 1999年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师信息
孟建伟,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系首任主任。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论科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与人文新论》等著作,后者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在《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转载摘载百余次。曾获省部级及以上学术成果奖7次,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李佩优秀教师奖。
李宏芳(1972-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曾经在《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发表20余篇论文;出版了《量子理论的观念之争和认识论发展》(独著,2013年)、《规范场论的哲学探究》(合著,2008年)、《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独著,2006年)等著作;翻译了《玻姆-毕得曼书信集》(独译,2016)、《从流代数到量子色动力学:结构实在论的一个案例》(独译,2015年)、《20世纪场论的概念发展》(合译,2008年)等著作;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数个重要项目。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物理学哲学、信息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