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地震链生灾害理论与综合减灾技术

课程编码:070904MGX001H 英文名称:Earthquake chained hazard theory and comprehensive mitigation techniques 课时:40 学分:1.00 课程属性:公共选修课 主讲教师:徐锡伟等

教学目的要求
地震与地质灾害是重要的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灾难,且表现出显著的复合链生特征,地震、降雨、人类工程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本课程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危险源探测技术方法、评估技术方法、监测技术方法、防治技术方法等。本课程要求学生从认知、理解、掌握三个层面学习地震地质灾害机理理论与防灾减灾救灾技术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震和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机理等基础知识,了解地震与地质灾害探测、评估、监测等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方法和模型,具备较扎实的地震与地质灾害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

预修课程
1. 灾害地质学
2. 工程地质学
3. 构造地质学
4. 统计地震学
5. 工程地质手册
6. 工程地质遥感判释与应用
7. 遥感原理及解译
8.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地震灾害与地震地质介绍 4学时
第1节 全球地震灾害概括与特大地震灾害影响因素
第2节 地震灾害研究现状
第3节 背景知识(板块构造、岩石变形等)
第4节 地震带、断层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第二章 地震地质的研究方法 4学时
第1节 地貌单元以及晚第四纪年代学
第2节 新技术新方法(三维地震构造模型)
第三章 地震地质的研究内容 4学时
第1节 几何学、运动学定量参数
第2节 大地震及其复发规律
第四章 人类与地震共存 4学时
第1节 地表破裂特征
第2节 活动断层避让
第五章 地震地质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2学时
第1节 基础资料作用
第2节 为国家重大工程、城市规划、重要设施等安全评价提供科技支撑
第六章 地震灾害源-活动断层 4学时
第1节 活动断层分布规律、地貌特征以及研究现状
第2节 活动断层滑动特征、古地震复发规律与模型
第3节 活动断层研究方法、野外科考与室内分析技术
第七章 地震灾害机理与实例分析 2学时
第1节 活动断层同震破裂特征与机理
第2节 地震灾害实例分析
第八章 地震灾害预测 2学时
第1节 地震灾害预测原理与方法
第2节 地震灾害预测技术与实例分析
第九章 地震灾害的风险预测 2学时
第1节 地震灾害风险研究中的因素分析
第2节 地震灾害风险研究方法
第十章 地质灾害介绍与重要技术 2学时
第1节 地质灾害分类与案例
第2节 地质灾害研究理论技术体系
第3节 地质灾害研究重要技术
第十一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 4学时
第1节 区域地质灾害识别与制图
第2节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与模型
第3节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新技术
第4节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应用
第十二章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4学时
第1节 单体地质灾害探测与制图
第2节 重大单体滑坡监测预警
第3节 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第4节 降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第十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技术 2学时
第1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手段与案例
第2节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徐锡伟,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Natural Hazards Research》杂志主编,《地震地质》杂志副主编,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人选,200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年再次获中国地震局科考勇士称号,2008年被中国科协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应用研究,在揭示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大地震复发模型、青藏高原隆升机理和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共发表论文论著400余篇(部),2009年《Geology》论文“Coseismic reverse- and oblique-slip surface faulting generated by the 2008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被汤姆森-路透社2011年2月出版的《科学观察》评选为地球科学领域fast breaking paper,2012年12月出版的Geology刊文《Highly cited Geology papers (2000–2010)—What were they and who wrote them?》,该论文列2009年高引论文第1名。2014年以来连续入选Elsevier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08年发表的论文“汶川Ms8.0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获2009、2010和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优秀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获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曾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5次。
许冲,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地质灾害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链专委会等10多个学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理事或委员,是Natural Hazards Research等14个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是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动力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主任。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负责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应急管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与“十四五”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规划主研人员和执笔人。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全球2020“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全球学者库“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获应急管理部直属机关优秀青年干部标兵、Vebleo科学家奖、国际地质灾害减灾协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与2021年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发表260多篇学术论文,总被引用8000多次,获批专利或软著20多项。为200多个期刊评审1200多篇论文。理论、方法与成果推广到国内外50多个机构,如美国地质调查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等的100多个科研小组,为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地震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业务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个人情况主页:http://www.ninhm.ac.cn/content/details_61_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