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比较行星学

课程编码:070902M06001H 英文名称:Comparative Planetology 课时:30 学分:1.50 课程属性:专业研讨课 主讲教师:林杨挺

教学目的要求
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把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整体进行研究,而且地球科学的许多前沿问题,包括地球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生命起源、以及地球的深部过程等与比较行星学密不可分。同时,比较行星学还是支撑月球和深空探测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讨,要求研究生掌握比较行星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太阳系起源和行星形成等基本内容;尝试从太阳系形成的新视角,审视地球科学的基本问题,拓展研究视野。

预修课程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比较行星学定义及其与地球科学、行星科学、陨石学、天体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2节 比较行星学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比较行星学研究方法 3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天文观测
第2节 行星探测
第3节 陨石研究
第三章 宇宙中的太阳系 2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恒星演化和元素的形成
第2节 其他太阳-行星系的发现
第四章 太阳星云的演化(重点) 4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太阳星云的初始状态
第2节 星云中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
第五章 行星的形成和演化 3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行星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2节 小行星的熔融分异与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
第3节 陨石的冲击变质与地幔高压相矿物学
第六章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重点) 4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起源
第2节 岩浆洋理论和月海的形成
第3节 撞击事件和月表的年龄
第4节 月球的资源
第七章 火星的形成和演化(重点) 4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火星的基本特征
第2节 火星的岩浆分异
第3节 火星的火山活动
第4节 火星的古环境与生命
第八章 行星岩石圈演化对比 2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行星演化与各圈层的矿物、岩石、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
第2节 热历史与演化、火山作用、大地构造特征、板块运动
第九章 行星表面与大气演化对比 2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撞击坑、地貌类型与分布、地貌演化
第2节 环境、气候、沉积和搬运、风化、表面营力
第十章 行星物理 2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重力场和内部结构
第2节 磁场与磁尾
第十一章 展望 2学时 林杨挺
第1节 重大科学问题
第2节 地外样品研究

参考书

课程教师信息
林杨挺,1962年生于福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8-1982年: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
1987-1991年:中科院地球化学所与德国马普核物理所联合培养博士;
1992-2003年: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4年-迄今: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2011年-迄今: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主任;
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2年获国际陨石学会会士;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陨石学与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南极陨石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科类别:
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比较行星学、陨石学

研究方向:
1. 陨石中的太阳系外物质与恒星演化;
2. 灭绝核素与太阳系早期演化的同位素定年;
3. 太阳星云的形成和演化;
4. 冲击变质与地幔矿物学;
5. 太空风化与小行星光谱;
6. 月球和火星的形成演化历史;
7. 地外物质撞击与生物灭绝;
8. 纳米离子探针分析技术。